这首诗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命邹一桂为设色古干梅辄叠前韵》。诗中表达了对邹一桂所绘古干梅花的赞赏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绘画技艺的深思。
首句“绘事设色久不为”,点明了绘画艺术的高深与不易,强调了色彩运用的重要性。接着,“祗以节末非根底”则指出仅仅注重表面的装饰并非绘画的根本,强调了深入理解与基础功底的重要性。
“结习其如未尽忘,时复淡墨写生蕊”两句,表达了即使技艺已成习惯,仍需不断学习和实践,通过淡墨描绘花蕊来提升技艺。这反映了作者对绘画艺术精益求精的态度。
“盆中古干识春工,不作寻常百珠累”描绘了盆栽古树在春天的生机勃勃,不被平凡的装饰所束缚,展现出自然之美。这里借物喻人,暗示了作者希望绘画作品能够超越平凡,展现独特的魅力。
“暗香疏朵五六丁,叫绝梅花赖有此”通过描绘梅花的暗香疏影,赞美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对邹一桂所绘梅花的高度评价。
“常见南极老人图,鲐背睟面如童子”引用南极老人图的例子,进一步说明了绘画作品应具备的生动与活力,如同老人虽年迈却依然充满童真。
“我会其意不能工,北门学士其咨尔”表达了作者虽然理解绘画的意境,但自己无法达到这样的技艺水平,希望北门学士(即邹一桂)能继续努力,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粉本略具试设色,发墨更喜宣德纸”提到使用粉本进行初步尝试,并对宣德纸的品质表示满意,体现了对绘画材料的重视。
“西清渲染不多时,已为华光传妙理”赞扬了邹一桂在短时间内就能创造出精妙的艺术效果,使得作品如同华光般闪耀。
“富丽何须百首诗,诡奇似阅千年史”表达了对绘画作品丰富内涵的欣赏,认为绘画可以胜过千篇一律的诗歌,展现出历史的深度与广度。
“桃夭杏艳诚彼哉,汉柏唐槐视此矣”将桃杏的艳丽与汉柏唐槐的古朴进行对比,强调了绘画作品在表现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传达出历史的韵味。
“歌成大笑谓小山,无乃尔为太相似”最后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邹一桂作品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作品与自己心中的理想形象有着高度的契合。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对邹一桂绘画技艺的赞赏,也蕴含了对绘画艺术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历史和文化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