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禅宗的问答形式展开,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有纵迹,没缝罅",这里的"纵迹"与"缝罅"分别象征着事物的表面现象与内在本质,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强调了洞察事物本质的重要性。"善财七日寻觅不得",引用了《华严经》中的故事,善财童子在七天内寻找智慧导师的过程,隐喻了寻求真理的道路并非一蹴而就。"赵州五年分疏不下",则借用了赵州从谂禅师的故事,强调了悟道过程的艰难与持久性。
"汝等诸人,那边经冬,者边过夏",诗人将读者置于时间的流转之中,暗示了修行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无论是在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修行者都应保持恒心与专注。"因甚问著,如聋似哑",表达了对那些看似聪明实则未能真正理解问题本质的人的讽刺,强调了深入思考与真正领悟的重要性。
"水银无假",以水银比喻真理或本源,强调了真理的纯净与不可伪造,只有通过内心的探索与觉悟,才能触及到真正的真理。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故事引用,探讨了禅宗修行的深刻内涵,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探索自我,追求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