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忆外,代人作

寒夜冷。终日离愁如断梗。如断梗。

日久春长,银瓶落井。落梧惊梦凭谁醒。

窗前窗后花枝影。花枝影。玉漏催残,孤灯半隐。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鉴赏

这首《忆秦娥·忆外,代人作》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女诗人商景兰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愁别绪与时光流逝的哀伤。

开篇“寒夜冷”,简洁有力地勾勒出一个寒冷夜晚的氛围,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凄凉。接着,“终日离愁如断梗”一句,将抽象的离愁比作断裂的水草梗,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断续与难以愈合,同时也暗喻了时间的无情和距离的遥远。

“如断梗。日久春长,银瓶落井。”这一句通过“断梗”与“春长”的对比,以及“银瓶落井”的比喻,进一步深化了离愁的沉重与时间的流逝。银瓶象征着某种珍贵之物的失落,落入井中则意味着无法挽回,强化了离别的痛苦与无奈。

“落梧惊梦凭谁醒。”梧桐叶落,常被视为秋意或离别的象征,此处借以表达主人公在梦中被现实惊醒,却无人能理解其内心深处的哀伤与困惑。这句诗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窗前窗后花枝影。花枝影。”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窗外花影摇曳的景象,以静谧的自然之美反衬内心的孤独与寂寥。花影随风而动,仿佛是主人公思绪的流转,既美丽又令人感伤。

“玉漏催残,孤灯半隐。”“玉漏”指的是古代计时的器具,这里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暗示着夜深人静,时光匆匆。而“孤灯半隐”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孤寂与主人公内心的孤独,灯光微弱,似乎连最后的光明也在逐渐消逝。

整首词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深刻地表达了离别后的思念与哀愁,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商景兰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细腻地捕捉并描绘了情感的细微变化,展现了古典诗词中对于离愁别绪的独特艺术处理。

收录诗词(57)

商景兰(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兵部尚书商周祚长女,抗清名臣祁彪佳妻。明末清初诗人,德才兼备,能书善画。其妹商景徽亦工诗。著有《锦囊集》(旧名《香奁集》),收诗六十七首、词九十四首、补遗诗三首、遗文一篇。陈维崧《妇人集》评曰:“会稽商夫人,以名德重一时......故玉树金闺,无不能咏,当世题目贤媛以夫人为冠。” 《幼学琼林》女子篇:“伯商仲商,时称越秀;德蓉德蕙,辉映祁家。”

  • 字:媚生
  • 籍贯:会稽(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605~1676

相关古诗词

长相思.暮归

过桥西。花满堤。步印香泥小径归。烟笼万户低。

月初辉。星渐稀。光到窗前知未知。何处夜乌啼。

形式: 词牌: 长相思

长相思.赋惜花春起早

月刚斜。日影些。一路香风绕碧纱。忙忙贴鬓花。

冷莓■。遍地遮。满院春情委露华。枝头宿鸟喳。

形式: 词牌: 长相思

春光好.代姊别妹

枫树冷,菊花黄。伴行妆。画舫归途十里塘。为谁忙。

烟水萍丝荇菜,沙汀鸂鶒鸳鸯。

多少离情此际有,待佳章。

形式: 词牌: 春光好

浣溪沙.送女归,代人作

唱罢骊驹神暗伤。阑干小月印虚堂。

花枝影度隔帘香。

人去空留千里梦,寒深午夜怯银床。

独留灯烬照荒凉。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