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通河伯祠晚眺

水神祠下晚维舟,閒倚穹碑诵《远游》。

西日射云明兽几,北风吹土集貂裘。

漳川近绕幽燕出,汶水分兼济漯流。

过客岂知疏凿苦,当时荷锸几人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会通河伯祠晚眺》,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会通河伯祠前的所见所感。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宁静,也蕴含了对历史的深沉思考。

首联“水神祠下晚维舟,闲倚穹碑诵《远游》”,开篇即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悠远的氛围。诗人傍晚时分停泊在水神祠旁,悠闲地倚靠在巨大的石碑上,吟诵着《远游》一文,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追思和对自然的亲近。

颔联“西日射云明兽几,北风吹土集貂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夕阳映照下的云彩与兽形石刻,以及北风带来的尘土,形象地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动态美。同时,“兽几”与“貂裘”的对比,既体现了自然界的丰富多样,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颈联“漳川近绕幽燕出,汶水分兼济漯流”,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地理空间。漳川、幽燕、汶水、漯流等地名的提及,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地理知识的熟悉,也寓意着历史的长河和文化的传承。

尾联“过客岂知疏凿苦,当时荷锸几人愁”,则转向对历史的反思。诗人以“过客”自喻,表达了对古人开山辟路、建设水利工程的艰辛与不易的理解和敬意。通过“疏凿苦”和“荷锸愁”的描述,诗人不仅赞美了先人的智慧与勇气,也引发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付出代价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历史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300)

傅若金(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 生卒年:1303—1342

相关古诗词

咏怀

一春风浪淹行客,六月尘堆满上京。

邻馆朝烟同杵臼,故园暮雨隔柴荆。

西州近日犹防寇,南诏经年久用兵。

独夜起瞻龙虎气,五云终绕凤凰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秋兴五首(其一)

天上旌旗卷暮寒,人间鼓角送悲酸。

瑶池落日回青鸟,月殿浮云掩素鸾。

杨柳渐稀秋瑟瑟,芙蓉已老露漙漙。

砧声苦近南邻客,寥落羁怀强自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秋兴五首(其二)

落木萧萧满帝畿,候虫处处趣寒机。

客星入斗秋深见,神女行云日晏归。

复喜诸公扶社稷,祇怜弱弟奉庭闱。

短章讽罢频回首,目送江南鸿雁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秋兴五首(其三)

梧桐树晚细含烟,阊阖门深总映天。

龙去鼎湖云漠漠,鹤吟华表月娟娟。

东都日望金舆发,南徼犹惊羽檄传。

只在忠良勤夙夜,五陵佳气故依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