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口吞尽三世佛,牙如剑树眼如铃。
断弦不必鸾胶续,只要知音侧耳听。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的《颂古一百首》中的第十三首。诗人以奇特的比喻描绘了一位修行者的形象。"一口吞尽三世佛"象征着此人的智慧和领悟力超越了时空,仿佛能将佛教三世(过去、现在、未来)的教义融于一瞬。"牙如剑树眼如铃"则进一步刻画了他的锐利与洞察力,牙齿坚固如剑树,眼睛明亮如铃铛,寓意其内心坚定,洞悉世间万象。
接下来两句"断弦不必鸾胶续,只要知音侧耳听",诗人寓言般地表达了一个道理:即使琴弦断裂,也不必执着于寻找珍贵的鸾胶来修复,因为真正的价值在于有人能理解并倾听他的心声。这反映了诗人对精神交流的重视,认为内心的共鸣比物质的修复更为重要。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出对内在修为和心灵契合的追求。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青牛仙去不虚传,常用虚中落断边。
自是一生多蹇薄,夜深犹立古皇前。
好将真法供如来,花在幽岩险处开。
一夜狂风吹欲尽,落英无数点苍苔。
兴在天南天尽头,未行先已到新州。
来时无口去无伴,那更萧萧黄叶秋。
夜阑天际堕金盆,膝上焦桐调转新。
易水悲风轻按指,鸾胶难续断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