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深山之中的生活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超然与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常思羽衣人,宅此岩崖傍。” 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于仙境生活的向往,以及自己选择在深山之中居住的心迹。"羽衣人"指的是道教中的仙人,作者通过这种比喻,将自己的隐逸生活美化。
“□□通大道,玄关掩中黄。” 这里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的结合,"玄关"可能是指山谷之间的隐秘之处,而"中黄"则可能暗示着某种神秘或高洁的色彩。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强调了自己所在之地的超凡脱俗。
“古朴宫殿□,偃亚松桂香。” 古朴的宫殿与偃亚(曲折)的松桂树相得益彰,这里不仅描绘了景物,更传达了一种沧桑岁月和自然生长的意境。
“洞户漏夕月,木罅生□阳。” 晚上,月光透过洞穴,照亮了室内,而木头缝隙间也透出阳光,这两句通过对比明暗,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叠齿上层巅,露井连曲房。” 这里的叠齿可能是指山石的层叠,上至高处,而露井和曲房则构建了一个隐逸生活的具体场景。
“断壁广横幕,矗石排吟□。” 断裂的墙壁与横亘的帷幕,以及矗立的石头,都在强调山中居所的宏伟与坚固。
接下来的几句“蛰痕燕穴空,乳溜虬鳞张。清泉弄春□,灵草经冬芳。” 描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蛰痕"可能是指古时遗留下的痕迹,而"乳溜虬鳞张"则形象地描绘了山石间植物的繁盛。清泉和灵草更强调了生命力与季节变化。
“自笑老倒容,谁□刀圭霜。” 这里诗人自嘲自己的年迈,却依然保持着对自然之美的追求,而"刀圭霜"则可能暗示了一种岁月留下的痕迹或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
“金版佩上籍,玉音歌洞章。” 这两句通过对贵重物品和美好声音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的高洁与纯净。
接下来的几句“□□夜森立,绛节朝飞扬。咫尺仙路高,喧嚣机世忙。” 描画了一种超脱尘世、追寻仙境的意象。"夜森立"和"绛节朝飞扬"描绘了时间流转与自然界的动态变化,而"咫尺"则是对仙路之高远的一种感喟。
“浮埃走车马,奔迸多事场。” 这里的"浮埃"可能指的是尘世的纷扰,而"奔迸"则形象地描绘了人间世事的繁忙与混乱。
最终,“真地拥烟霞,根本无为乡。不到久叹息,一来徒悲伤。” 诗人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而"根本无为乡"则是对一种超脱世俗、达到精神自由状态的追求。
“但听铿华钟,所得心耳凉。” 整首诗的结束处,以清脆的钟声作为收束,这不仅是一种审美上的享受,更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