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熙载之官邻山因简虞并父

力学收名第,指作青云梯。

向来杏园伴,盛者直金闺。

天工亦善戏,淹速乃不齐。

三年得一尉,初挈孥与妻。

邑居大山底,积翠蟠东西。

瘦马当缓驱,石磴裂马蹄。

寄谢循良守,桃李想成蹊。

行春有馀暇,书尺到耕犁。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翻译

力学求取功名,如同攀登青云梯。
过去常在杏花园林,优秀者能入金榜题名。
造化也爱玩笑,快慢之间差异悬殊。
辛勤三年,只换来一个县尉职位,初次携妻带子离开。
居住在大山脚下,满眼翠绿环绕东西。
瘦弱的马儿应慢慢驱赶,以免石阶太陡马蹄破裂。
致信贤明的地方官,期待你的桃李满门。
春日巡视之余,书信送到田间耕犁之处。

注释

力学:努力学习。
青云梯:比喻仕途升迁。
杏园:古代学府名。
金闺:代指科举及第者的仕途。
天工:自然之力。
淹速:快慢。
不齐:不一致。
尉:低级官员。
孥:子女。
妻:妻子。
邑居:乡间住所。
积翠:层层翠绿。
瘦马:形容马匹瘦弱。
缓驱:慢慢驱赶。
石磴:石阶。
循良守:德行良好的地方长官。
桃李想成蹊:比喻教育成果显著。
行春:春季巡行。
书尺:书信。
耕犁:农耕工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灼的作品,名为《送何熙载之官邻山因简虞并父》。通过这短短的几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力学收名第”一句,表达了对友人何熙载学业有成、取得荣誉的赞赏。随后,“指作青云梯”则是希望他能够继续攀登高峰,如同踏上通往青云的阶梯一般。

“向来杏园伴”一句,提及了诗人与何熙载曾经在杏林中共同游玩的情景,表达了一份难以忘怀的情谊。而“盛者直金闺”则形容了两人友情的珍贵和深厚,如同黄金一般。

接下来的“天工亦善戏,淹速乃不齐”,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变化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希望他的未来能够如同大自然一样,既有平缓的发展,也有迅猛的进展,但又能保持一种和谐与平衡。

“三年得一尉”则是对何熙载官职提升的肯定,他在三年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紧接着,“初挈孥与妻”表达了诗人对于何熙载能够携带家眷一同前往新任所在地的羡慕之情。

“邑居大山底,积翠蟠东西”则描绘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场景,诗人希望何熙载在新的居住地能够享受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而“瘦马当缓驱,石磴裂马蹄”则是对旅途中的小心谨慎和关怀之情的表达。

最后,“寄谢循良守,桃李想成蹊。行春有馀暇,书尺到耕犁。”诗人通过这几句,向何熙载道了别离之情,同时也希望他能够在新的地方有所收获和发展,并且在闲暇时光中,不忘初心,继续耕耘学问。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一种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未来美好生活的殷切期望。

收录诗词(218)

王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日同韶美谊夫登妙明分韵得光字

野迥半留日,云薄初护霜。

一倾萸菊酒,三肃翰墨场。

诸君党友贤,独我鬓毛苍。

满引虽云乐,分携亦自伤。

平生子刘子,趣归谒建章。

勋业定指取,富贵肯相忘。

古人重佳节,酬酢无馀觞。

龙山丹叶飞,骑台白草荒。

但使修名立,岂识离绪长。

明年未可料,共饮西湖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又和(其三)

可惜通三语,相期中六科。

南司章奏好,北阙缙绅多。

想见趋宣室,真成上郁罗。

行装宜速具,未用叹奔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三和谢娱亲堂扁(其一)

盛年曾效引裾辛,勇退归休四十春。

闲却圣朝医国手,来为诗社作家人。

尖新句子堪呈佛,峭拔毫端似有神。

仆辈岂应陪唱和,却缘鼷鼠发千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与诸友游杨氏池上呼王隐居小饮晚登书台(其一)

微风度竹气,澹烟增树色。

探寻得佳境,滟滟一池碧。

藻荇纷纵横,鱼虾时跳掷。

同游好事者,喜我有此僻。

置酒助清赏,环坐藤阴侧。

白须比邻翁,怪语不自惜。

欲学三杯醉,相付一笑适。

酒罢循归途,翁亦返旧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