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藩地暖冬无雪,十月风光似三月。

好风不动绮罗尘,人在绣帏帘半揭。

酒肠拍索能回春,春潮八面香熏熏。

香肌汗透披縠纹,思得沧海驱埃氛。

银锅蟹眼生春雪,银瓢捾破锅心月。

流霞倾入碧琅玕,香雾氤氲云半掇。

花藤织出金芙蕖,烟青藕紫堆云盂。

一声珰佩帘钩垂,皂盘捧出双明珠。

蜡花照入兰汤阁,珠玑体迸红猊活。

凤豁云涛濯锦毛,龙翻雪浪浇银甲。

起拿裙雾围春风,胭巾抹出桃花红。

香泉入齿漱寒玉,吐作冰雪飞长空。

苍头急把春衫换,腕玉轻穿云一片。

出门两腋生清风,身在嫦娥广寒殿。

形式: 古风

翻译

龙藩之地温暖如春,冬天无雪,十月景色如三月般明媚。
微风拂过,不扬起罗衣上的尘埃,人坐在半掀的绣帷中。
饮酒如春水,能驱散寒冬,四周春潮涌动,香气四溢。
肌肤娇嫩,汗珠如縠纹般细腻,渴望能驱散心中的尘埃。
银锅中蒸煮的蟹,冒出如春雪般的气泡,银瓢舀起的是锅心的月影。
美酒如流霞倒入翠玉杯,香气缭绕,如云朵半遮半掩。
藤蔓编织出金色荷花,烟青色的藕与紫色的莲叶堆积如云。
耳环碰撞,帘钩低垂,黑奴捧出一对明珠。
蜡烛光照进兰花汤池阁,珠光宝气映照,仿佛活灵活现的麒麟。
凤凰沐浴云涛,龙腾跃于雪浪,洗刷银色战甲。
裙摆飘逸,如春风围绕,胭脂一抹,脸颊如桃花般娇艳。
泉水入口,如寒玉般清凉,吐出的仿佛是冰雪飞向天空。
仆人急忙更换春衫,手腕上玉镯轻盈如云。
出门后,两腋生出清风,仿佛身处广寒宫中的嫦娥身边。

注释

龙藩:指特殊地域。
暖:温暖。
冬无雪:冬季无雪。
绮罗:华丽的丝织品。
尘:尘埃。
拍索:拍打。
回春:恢复生机。
香肌:芳香的肌肤。
縠纹:像丝绸的纹理。
银锅:银制炊具。
蟹眼:形容蒸汽小泡。
流霞:美酒。
碧琅玕:绿色美玉。
花藤:藤蔓。
芙蕖:荷花。
珰佩:耳环。
皂盘:黑色托盘。
兰汤阁:兰花汤池的房间。
红猊:红色麒麟。
凤豁:凤凰展翅。
龙翻:龙腾跃。
裙雾:轻柔的裙摆。
春风:春天的风。
香泉:有香气的泉水。
漱寒玉:如漱口寒玉。
苍头:仆人。
云一片:轻盈如云。
嫦娥广寒殿:月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暖而富有生机的冬日画面,通过对比和丰富的想象,将寒冷的季节描绘得如同春天一般。诗中的意象鲜明,色彩斑斓,从“龙藩地暖冬无雪”到“蜡花照入兰汤阁”,每一句都在讲述一个温馨而美好的场景。

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如将冬天的风光比作三月,强调了冬日的温暖和生机。此外,“好风不动绮罗尘”则描写了一种宁静无忧的情境,而“酒肠拍索能回春”则表达了通过饮酒可以感受到如同春天般的欢愉。

诗中还充满了对女性美的赞颂,如“香肌汗透披縠纹”,“花藤织出金芙蕖”,这些都展示了诗人对女性柔美特质的细腻描绘。同时,“银锅蟹眼生春雪”和“蜡花照入兰汤阁”等句子,则通过精致的物象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细节的观察与感受。

整首诗语言华丽,想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篇极富有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402)

华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 字:子西
  • 籍贯:贵池(今属安徽)
  • 生卒年:1205

相关古诗词

读史

史笔如衡须正持,莫教浮诞出无稽。

已成帝业从烹父,未将王师休杀妻。

秦逸号眠为抱虎,刘狂名舞作闻鸡。

麟经削后无全笔,磨玷吾当问白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读张子房传(其二)

铁锤一击忤强秦,赏令千金无处寻。

若使董狐当直笔,又将谁作弑君人。

形式: 七言绝句

酒歌

尝闻子美清江曲,日典春衣耽美禄。

又闻太白游长安,市上熏熏醉眠熟。

风流国里太平时,处处红楼漾酒旗。

王孙公子恣行乐,繁弦脆管相追随。

谁知寥落天涯客,笠顶清风杖挑月。

芒鞋踏遍山水雄,奋身欲入黄金阙。

方嗟萧索向西园,刮面寒风雨涨天。

回头忽喜黑衣至,急破红泥倾数船。

虽无皓齿歌金缕,也扫新诗狂欲舞。

儿童拍手笑拦街,应怪吴侬喜如许。

长江波浪卷银山,去去仍悲道路难。

只凭一醉进未得,更借高风吹片帆。

形式: 古风

宿严濑

遐想高风殊未厓,舣舟夜访子陵台。

衔山西照情何限,逝水东流梦不回。

双桨未闻卿月过,一尊先为客星开。

东都人物俱煨烬,独有先生迹未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