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士篇

河伯誇秋水,未知东海深。

众人尚雷同,安识志士心。

志士有苦心,心苦道自舒。

上山思采玉,入海贵探珠。

至宝非外假,真诠岂予诬。

独行何凉凉,阔遵溯周衢。

虽无凌风翰,眷此适国都。

升天而游雾,惕哉子大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志士篇》由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通过对比河伯对秋水的夸耀与未知大海之深,以及众人对雷同事物的盲目认同,揭示了志士内心世界的独特与深刻。诗中以“志士”为线索,描绘了他们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精神风貌。

“志士有苦心,心苦道自舒。”开篇点题,指出志士虽然在追求真理的路上历经艰辛,但正是这份坚持与努力,使他们的道路变得宽广。接下来,“上山思采玉,入海贵探珠”,形象地表达了志士们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攀登高峰、深入海底,寻找珍贵宝藏的决心和行动。

“至宝非外假,真诠岂予诬。”强调了志士们追求的真理与宝藏并非外界给予或虚假之物,而是通过自身不懈努力获得的真实成果。这不仅是对志士精神的赞美,也是对他们独立思考、坚持自我价值的肯定。

“独行何凉凉,阔遵溯周衢。”描述了志士在孤独前行时的冷静与坚定,他们遵循着自己的道路,即使面对周遭的冷嘲热讽,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宽广。

“虽无凌风翰,眷此适国都。”表明尽管志士们可能没有华丽的外表或显赫的地位,但他们依然心怀国家,追求着更高远的目标。

最后,“升天而游雾,惕哉子大夫。”以神话般的想象,表达了志士们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同时也提醒人们要警惕那些自以为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整首诗通过对志士形象的刻画,展现了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以及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充满了对理想主义者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064)

郑善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 字:继之
  • 号:少谷
  • 籍贯:福建闽县
  • 生卒年:1485—1523

相关古诗词

杨白华

袅袅长杨树,青青垂白花。

杨花揽不住,春色若为斜。

如何宫畔草,萋郁遍天涯。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边人曲

结发事远征,能知边塞情。

长骑汗血马,调戏郅支营。

大小七十战,金鼓夜自鸣。

稽首两贤王,大开受降城。

匈奴不可敌,剑声讵能平。

终生独忼慨,抗言请长缨。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渡峡

凛秋行日夜,短别去故里。

眷此有所思,陟山复临水。

重峡亘天堑,下足顿逸轨。

回飙激伏澜,绝流渡濛汜。

西崦积瞑色,翳翳敛夕靡。

所忧风波集,击楫志未已。

至人乘虚无,君子虑终始。

蹈险乃真见,履顺有灭趾。

矢言涉大川,勿负横江耻。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游石竺岩

少抱烟霞资,雅志向林壑。

出门混世尘,中逵反堕落。

闻道岂不早,优游岁将迫。

言就巫咸问,敬访何氏宅。

石竺敞灵界,紫云冒岩箔。

匪梦复匪幻,乃见鹤上客。

长跪诉悃诚,曰予动迷错。

授我灵光剑,斩断妖魔色。

朅来无穷门,灏灏见天德。

接手浮丘老,感恩讵云薄。

乘云凌高丘,永与世寰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