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恶名辨正可无疑,已有金华学士题。
寄语往来荆广客,鬼门关在郁林西。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阮阅创作的《郴江百咏》中的第八十六首,名为《桂门关》。诗中“恶名辨正可无疑,已有金华学士题”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所遭受的不公正义之事,有着坚定的自信和清白,被误解或诽谤时,他相信终会有智者为其辩明真相。这里的“恶名”指的是不好的名声,“金华学士题”则是指作者自己或者其他有见识的人能正视并评价这件事。
接着,诗人在第二句中写道:“寄语往来荆广客,鬼门关在郁林西。”这里的“寄语往来荆广客”意味着通过来往于荆州和广州之间的旅客传递信息。荆州与广州是当时交通要道上的重要节点,许多商人、学者和官员都需要经过这条路线。诗人借由这些旅行者之口,将自己的情况告知他人。
“鬼门关在郁林西”则是具体指出了所述事件的地点——桂门关(即鬼门关)位于郁林西。这不仅提供了地理上的确切信息,也增添了一份神秘而又带有忧虑的情感色彩。鬼门关可能因其地名带有一种超自然的意味,而在诗中被用来象征某种难以逾越或充满未知的障碍。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作者面对不公待遇时的坚定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期待——希望通过他人的传递,让自己的真实情况为世人所了解。
不详
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休言鸟道与羊肠,鸟道羊肠不可方。
却喜年年种麰麦,山中不用有桄榔。
可畏人情与世途,险如波浪起江湖。
岂知荆楚山川地,坎井泓泉无处无。
雕甍画栋对群山,远目增明尽日看。
无奈人心多险伪,须求拳石作峰峦。
山中闻有酒官泉,复有窊樽在水边。
荆楚人皆喜群饮,见时应有口流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