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雅集分韵得染字

出自行春门,山明烟雾敛。

平湖芳草生,野水绿如染。

园亭桃李花,相映杯潋滟。

乘风登白纻,石路不巇险。

大江远漫漫,浮云闲冉冉。

绝顶尊俎列,微酡入腮脸。

山僧煮茗迎,松下门半掩。

穿林叩仙洞,琼章借披检。

钓台更留酌,真乐意无慊。

因嗟久城市,不觉时荏苒。

今日良宴集,兰亭视何忝。

同行皆俊彦,冠佩罗整俨。

临溪咏而归,悠然忆曾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陶安的《仲春雅集分韵得染字》描绘了春天出行踏青的雅致情景。首句“出行为春门,山明烟雾敛”展现了诗人从城门出发,山色在春日雾气中显得格外明亮。接着,“平湖芳草生,野水绿如染”两句,通过“芳草”和“绿如染”的比喻,生动描绘了湖边草地的生机盎然和碧波荡漾的美景。

诗人游历至园亭,桃花李花盛开,与杯中的酒液相互辉映,增添了欢乐气氛。“乘风登白纻,石路不巇险”写出了轻快的行进,山路虽有起伏,但并不险峻。沿途景色优美,大江浩渺,浮云悠闲,为雅集增添了宁静与超脱的意境。

到达山顶,诗人与友人举杯畅饮,享受着尊俎之间的欢聚。“山僧煮茗迎,松下门半掩”,僧人以茶相待,环境清幽,半掩的松木门透出一丝神秘。诗人又寻访仙洞,阅读仙家文献,增添了雅集的文化气息。

最后,诗人感叹久居城市的生活,这次聚会让他忘却时光流逝,感到无比愉悦。同行者皆为才俊,聚会如同兰亭集会般高雅,诗人自感荣幸。临溪而归,心中悠然想起古代贤人曾点的故事,充满了对自然与人文和谐的向往。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以及文人雅士的聚会活动,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深体验。

收录诗词(859)

陶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观澜斋诗

水德灵且长,滔滔向东奔。

忽焉成湍激,洪澜撼深坤。

萦盘势洄洑,汹涌声惊喧。

昼涵天日光,暮蒸云雾昏。

斋居在川上,寓目凭幽轩。

顾瞻发深省,因知来有源。

道体谅如斯,妙契邹孟言。

力学当渐进,达此入德门。

溯流穷其本,功勤矢弗谖。

譬彼远入海,万里何惮烦。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题何氏心远楼

山深众喧寂,而有太古风。

西南起高楼,居者恬以冲。

笑傲浮云上,俯视沧海东。

遐哉天地阔,在我方寸中。

草木有生意,乐此遗世翁。

脱彼事物役,求道有始终。

所以平日志,不与浅近同。

神交羲皇前,高趣谁能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登舜江楼得换字韵

承平八十载,河海既清晏。

越东在遐荒,武备奉宸断。

股肱二三臣,坐镇防变乱。

礼罗得名士,兵机授成算。

下马舜水滨,官吏服能干。

寸心每勤劳,百姓免愁叹。

与客闲片时,登楼爱奇观。

凭栏出树杪,振衣在天半。

诸峰绕城邑,万室夹江岸。

鲸涛息狂沸,龙泉入清玩。

霜晴风日佳,畅望百虑散。

因忆京华春,杯酒曾共案。

别来会聚难,转眼年岁换。

旅中得追随,相顾发一粲。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登龙泉山得海字韵

苍峰倚重霄,万古色不改。

神龙去已远,踪迹隐然在。

石面常出泉,土脉本通海。

宝坊起楼閤,气清地爽恺。

佳菊金葳蕤,古木青晻霭。

攀磴行复坐,瑶草鲜可采。

宾朋觞咏间,气味似兰茝。

谈笑有雅趣,岩壑被光彩。

嘉会有几何,不醉复何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