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致且高雅的画面,诗人苏籀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一把精美的绵扇。"拿云擘茧写兰亭",形象地展现了扇面上可能绘有如兰亭集序般书法艺术的图案,工艺精湛,仿佛云端之物。"洴絖娃宫箑柄成",暗示了扇子出自宫廷或贵族之家,其柄光滑如玉,犹如美女的宫装。
"皎洁中规捐月斧",意指扇面洁白无瑕,如同月光下的规尺,制作时摒弃了粗糙的斧凿痕迹,追求极致的完美。"清雄消暍并桃笙",则强调扇子不仅美观,还有实用功能,能消暑解热,如同桃笙这样的清凉之物。
"玉毫躔内乘鸾女",将扇子上的图案比喻为仙女乘坐祥云,增添了神秘和仙气。"冰鉴光中墨客卿",则形容扇面如冰晶般透明,仿佛墨客在其中挥毫泼墨,意境深远。
最后两句"爱惜御冬充便面,辟寒抚勉燠屯营",表达了对这把扇子的珍视,即使在寒冷的冬季,它也能作为保暖之物,同时鼓励人们在艰难困苦中保持坚韧和乐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赞美了扇子的艺术价值和实用性,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细节的品味和对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