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李佐贤的《登岱》描绘了登山者在泰山之巅所见的壮丽景象。首句“天风吹袂落峰头”,形象地写出风的强劲和山势的高峻,仿佛连衣袂都能被风吹落。接下来,“苍莽寰瀛入望收”展现了视野的开阔,整个天地都在眼前一览无余。
“日月双九扪上界,云烟九点小齐州”这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将日月比作“双九”和“上界”,表达出泰山之高足以触摸天际;而“云烟九点小齐州”则以云雾缭绕中的齐州(古代山东地区)作衬托,凸显泰山的巍峨壮观。
“虬龙已化秦松古,碑碣难寻汉畤留”暗指历史的沧桑变迁,古老的秦松见证了岁月的流转,而那些历史遗迹如碑碣也难以寻觅,增添了诗的厚重感。
最后两句“试问登封七十二,可能金石寿千秋”表达了对泰山长久不衰的赞美,即使历经无数朝代,其雄伟依旧,希望其历史痕迹能如金石般永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泰山的雄浑气势和历史底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