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金庭李棠轩二太史奉使册封

圣朝睦藩服,策命临侯王。

近臣发皇邑,于役天一方。

行行日以迫,相送上河梁。

清葭戾中野,班马鸣路旁。

远望长风起,夕雨下沾裳。

乐饮未及釂,仆御已严装。

征人怀远路,游子望故乡。

停舟问沧海,驱马过泾阳。

君如双黄鹄,各自东西翔。

我如晨明月,望彼参与商。

托交固金石,别促会当长。

愿言整夙驾,览风陈国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送朱金庭李棠轩二太史奉使册封》。诗中描绘了送别两位太史出使册封的情景,充满了深情与感慨。

首句“圣朝睦藩服,策命临侯王”,开篇即点明了朝廷与藩属之间的和睦关系,以及对即将出使的两位太史的重视与期待。接下来,“近臣发皇邑,于役天一方”两句,描述了两位太史出发时的场景,他们远离京城,踏上遥远的旅程。

“行行日以迫,相送上河梁”表现了送行者的不舍之情,他们目送着两位太史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河梁之上。随后,“清葭戾中野,班马鸣路旁”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与动物的反应,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远望长风起,夕雨下沾裳”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气氛,远方的风起云涌,傍晚的雨水打湿了行人的衣裳,增加了离别的凄凉感。接着,“乐饮未及釂,仆御已严装”写出了宴会上的欢聚与即将分别的无奈,乐声未尽,而仆从已经准备好了行装。

“征人怀远路,游子望故乡”表达了两位太史对远方路途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最后,“停舟问沧海,驱马过泾阳”描绘了两位太史继续前行的场景,他们穿越广阔的海洋,经过泾阳,继续他们的使命。

“君如双黄鹄,各自东西翔。我如晨明月,望彼参与商”运用比喻,将两位太史比作飞翔的黄鹄,而自己则像明亮的月亮,虽然不能与他们并肩同行,但心中始终挂念着他们。这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托交固金石,别促会当长”表达了诗人坚信友谊如同金石般坚固,即使暂时分别,未来的相聚也将更加长久。最后,“愿言整夙驾,览风陈国章”则是诗人对两位太史的祝福,希望他们平安归来,并期待着他们在国家大事中的贡献。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也有对国家使命的崇高敬意,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送于子冲上泽州太守二首(其一)

凉秋聿云暮,烈风飘人衣。

念子远行迈,整驾出郊畿。

徬徨以中夜,起视明星微。

出祖城南隅,握手不能归。

孤鸿号中野,木叶纵横飞。

聚散一如此,素心亦已违。

惟有双鱼札,慰我长渴饥。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送于子冲上泽州太守二首(其二)

古者不可作,交道久茫茫。

念我二三子,总角共翱翔。

欢衷如日月,别思苦参商。

五马向路驰,俛仰情内伤。

问子今何适,驱车陟太行。

曲坂造云日,溪谷深且长。

人情多崄巇,世路固难量。

勉哉怀令德,叱驭有遗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赵瀫阳殿读上广东宪副

凛凛岁事寒,重云蔽城阙。

游子欲何之,驱车适南越。

南越万馀里,江深安可涉。

鸢堕五溪云,猿号修岭月。

耿耿烈士颜,世路无工拙。

况握黄金章,名在诸侯列。

我皇眷迩臣,赐环不赐玦。

惟是同心人,欢情中道缺。

踟蹰在广路,悢悢不能诀。

砥如水中石,皎如山上雪。

直道谅已难,忧心未云掇。

吾将从此辞,长歌栖林樾。

形式: 古风

题云间林谏议重寿卷

云间有逸叟,德声穆若兰。

缅昔谐良觏,登堂揖鹖冠。

肌肤莹玉云,两颊渥如丹。

大饮呼五白,清夜不知阑。

一往谢朝市,戢景吴江湍。

涉海掇瑶草,临流倚翠竿。

借问此何为,言奉北堂欢。

北堂有寿母,百岁以盘桓。

晨羞沆瀣滓,夕进雕胡盘。

老人为儿啼,七十戏堂端。

殊事闻远近,眇然使我叹。

鱼翼不可并,纯祜世所难。

况复青云客,为时麟与鸾。

两世有宠命,服之吉且安。

飘飘千馀岁,娱乐未云殚。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