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景.城春草木深

春又不知暮,城荒独至今。

楼台花下远,草木雨中深。

寒食无烟绿,颓垣有月侵。

荒苔随意古,落子又成阴。

邻笛残兵泪,胡琴故国心。

废兴天不语,钟鼓遍园林。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在一座荒废城市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历史的沉重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日里城市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痕迹,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学意境。

首联“春又不知暮,城荒独至今”,开篇即点明主题,春光依旧明媚,但城市却荒废已久,独自见证了岁月的流转。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春色的生机勃勃与城市的荒凉形成鲜明对照,暗示了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变迁。

颔联“楼台花下远,草木雨中深”,进一步描绘了城市的荒芜之景。楼台虽在,但已远离繁华,花木虽茂,却在雨中显得更深邃。这一联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环境的衰败。

颈联“寒食无烟绿,颓垣有月侵”,寒食节本是祭祀祖先的日子,但此时却无烟火,只有绿色的植物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孤寂。颓垣,即倒塌的墙垣,在月光的照射下更显出一种破败之美。这两句诗通过寒食节的冷清与月光的照耀,进一步渲染了城市的荒凉与历史的沧桑。

尾联“荒苔随意古,落子又成阴”,荒芜的苔藓随意生长,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掉落的果实再次长出新叶,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顽强。这两句诗以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反衬出人类文明的脆弱与短暂。

最后,“邻笛残兵泪,胡琴故国心”,邻近的笛声中蕴含着残兵的泪水,胡琴的旋律中流淌着对故国的思念。这两句诗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与离乱的感慨,以及对和平与安定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春景的描绘,展现了城市荒废后的凄美与哀愁,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生命循环、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人的笔触细腻,情感丰富,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具有深厚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春景.春色在邻家

春色阑珊去,朱门懒梦华。

悠悠看蝶翅,往往在邻家。

暖日明金谷,光风媚浣沙。

似闻携手笑,疑有隔墙花。

望眼穿银汉,香尘透绿纱。

是谁窥宋玉,憔悴一枝斜。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春景.吹面受和风

寒曾欺我倒,今日是和风。

吹面浓春酒,开怀受化工。

未知来暖律,政似识癯翁。

大袖犹堪满,衰颜欲更红。

鬓如新柳动,鼻与暗香通。

天上知何信,千花一笑中。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春景.火树银花合

星炬乱林鸦,火城标赤霞。

端门开璧月,散树合银花。

光燄摇千尺,扶疏转九华。

昭回三阁近,凿落万枝斜。

玉李迷天象,金莲出内家。

龙光如海蜃,犹有误连车。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夏景.薰风自南来

当年唐殿阁,何似道人庵。

闲日长如此,薰风来自南。

清香吹不断,大暑故如惔。

静见花阴午,凉添竹径三。

客遮前席坐,人卧北窗酣。

别墅棋边急,闲将赤壁谈。

形式: 排律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