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斋闻莺

贝叶亭前绿始荣,黄莺偏爱晓时鸣。

双双深坐梧桐里,语尽春风无限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静谧环境中的生动一幕。诗人沈大俊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清晨山斋内黄莺啼鸣的画面。首句“贝叶亭前绿始荣”以“贝叶”象征知识与智慧,暗示山斋为求学或思考之地,而“绿始荣”则点明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接着,“黄莺偏爱晓时鸣”一句,通过黄莺在清晨的啼鸣,不仅增添了自然的生命力,也赋予了诗歌以时间的维度,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节奏。黄莺的鸣叫,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唤醒了沉睡的山林,也唤醒了诗人的思绪。

“双双深坐梧桐里,语尽春风无限情”则是对黄莺行为的进一步描写。黄莺并肩坐在梧桐树中,它们的对话虽已结束,但空气中弥漫着的却是无尽的情感。这里的“语尽”并非实指语言的终止,而是比喻情感的深厚与丰富,即使没有言语,也能感受到它们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春风作为背景,不仅渲染了画面的美感,也象征着温暖与和谐,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而富有诗意。

整体而言,这首《山斋闻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以及生命之间的微妙联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

沈大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莫泊吴山

扁舟泊处有渔矶,为惜春光历翠微。

花片乱飞飞不去,从风复上酒人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春醒

细雨春寒酒未醒,吟魂牢碌怨飘零。

房空寂寂疏帘捲,杨柳花飞满画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三山龙台村夜望

越王台下古城涔,近水人家傍竹阴。

夜夜月明愁绝处,断桥秋露湿寒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题冲佑观

十二仙人控紫鸾,顶门一去不曾还。

当时鸡犬升天尽,只有浮云住世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