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皇帝挽歌三首(其二)

玉几宵登寝,灵衣昼入宫。

追□□□□,□□□儿童。

松柏三川路,旌旗十月风。

龙髯攀才得,法泣抱遗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挽歌描绘了对已故君主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首句“玉几宵登寝”,以“玉几”象征皇权的神圣与庄严,夜晚登寝则暗示着君主的离世。接着,“灵衣昼入宫”进一步渲染了哀悼的氛围,白天灵衣进入皇宫,意味着君主的灵魂已离开尘世,进入另一个世界。

“追□□□□,□□□儿童”中的空格部分可能涉及一些特定的仪式或场景,但具体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推测。这句诗可能在描述为君主哀悼的仪式中,儿童们参与其中的情景,或是某种特定的悼念活动。

“松柏三川路,旌旗十月风”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庄重的气氛。松柏常被用来象征坚贞不屈的精神和永恒的生命,三川路可能指的是通往君主陵寝的道路,而“十月风”则可能是指深秋时节的凉风,增添了一种时间流逝、岁月更迭的感慨。

“龙髯攀才得,法泣抱遗弓”这两句是全诗情感最为浓烈的部分。龙髯,通常用来形容帝王的胡须,这里象征着君主的形象;“攀才得”表达了臣民们对君主的怀念与追思,他们试图抓住那已经逝去的时光。而“法泣抱遗弓”则是对君主去世的直接哀悼,法在这里可能代表了君主的法律或治国之道,遗弓则可能象征着君主的离去,以及对君主留下未竟事业的惋惜。

整体而言,这首挽歌通过对君主离世后一系列哀悼仪式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已故君主的深切哀悼与怀念,同时也蕴含了对君主治国理念和未竟事业的感慨。

收录诗词(1022)

韩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仁宗皇帝挽歌三首(其三)

丹扆中天坐,犹思玉色临。

威神随日远,德泽在人深。

谥定圜丘意,功传清庙音。

谁将良史笔,难状志仁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曾太皇太后挽歌二首(其一)

不宰功参帝,无疆道合坤。

帘帷保明辟,社稷付神孙。

身蹈姜任德,心通黄老言。

褒扬存手诏,奚仗史毫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曾太皇太后挽歌二首(其二)

庆绪钟王国,柔仪俪帝家。

仁深天与性,教盛月增华。

海上黄金阙,人间素柰花。

臣民怀慕意,犹冀返云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神宗皇帝挽歌三首(其一)

立政追王体,修文迈古风。

汉仪遵别庙,堂典备新宫。

却号追前美,更元记屡丰。

龙髯攀不得,号绝抱遗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