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时诗人曹溶与友人维思芝麓一同游历山中石鸣寺的情景。首句"霁色溪回塔院明",写出了雨后的清新明亮,溪水潺潺,塔院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接着的"春衫初试出郊行",点明了春天的季节和出游的轻松心情。
"松阴远送啼莺合",通过松树的阴影和远处传来的莺啼,营造出宁静而生机盎然的山林氛围。"磴道青随踏草平",描述了山路的青翠与平坦,行走其上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颓后讲台云自入",暗示了寺庙的古老与神秘,云雾缭绕,仿佛时光倒流,往事如烟。"馔成香粒昼相迎",则描绘了僧人们准备斋饭的场景,香气四溢,为这山间的一天增添了禅意。
最后两句"身惊学佛升堂晚,跃马看花误一生",诗人感慨自己若早年投身佛门,或许会错过世俗的繁华,但同时也暗示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知道路的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游历的所见所感,既有山水之美,又寓含人生的哲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