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客夜》由明代诗人陈琏所作,描绘了诗人客居他乡时深夜的思绪与情感。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深切的思念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首句“午夜浑无寐”,开门见山地描述了诗人难以入眠的情景,午夜时分,四周一片寂静,诗人辗转反侧,无法入睡。接着,“开帘月色新”一句,借月色的清新明亮,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此时思弱弟,几载别双亲。”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弟弟和父母的思念之情。在异乡的夜晚,月光下的思念如同潮水般涌来,让诗人不禁回忆起与亲人分别的岁月,心中充满了对家人的深深眷恋。
“雁过秋将暮,鸡鸣夜向晨。”这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景象来衬托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大雁南飞,预示着秋天即将过去,而鸡鸣声则提醒人们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这样的景象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功名怜我拙,何以继前人。”最后两句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反思。在功名利禄的追求中,诗人自认才智不足,难以达到前人的成就。这一句既是对自身能力的谦逊评价,也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承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孤独、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情感,意境深远,读来令人感同身受,不禁为诗人的境遇和情感所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