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子由为郡僚所捃,恐当去官

少学不为身,宿志固有在。

虽然敢自必,用舍置度外。

天初若相我,发迹造宏大。

岂敢负所付,捐躯欲投会。

宁知事大谬,举步得狼狈。

我已无可言,堕甑难追悔。

子虽仅自免,鸡肋安足赖。

低回畏罪罟,黾勉敢言退。

若人疑或使,为子得微罪。

时哉归去来,共抱东坡耒。

形式: 古风

翻译

年轻时学习并未为自己打算,长久以来的志向始终存在。
虽然我敢于自信,但是否被采纳或弃置都置之度外。
上天似乎对我有所眷顾,让我有机会成就大事。
怎敢辜负赋予我的期望,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投身其中。
却不知事情进展大错特错,每一步都陷入困境。
如今无话可说,打破的器皿难以挽回。
你虽能自保,但这就像鸡肋,毫无价值。
犹豫不决,唯恐触犯法网,但我仍不敢轻易退出。
如果有人怀疑,那也是为了让你免于小罪。
是时候回归田园,一起拿起东坡的农具耕作。

注释

身:自身利益。
宿志:长久以来的志向。
发迹:发迹成名。
负:辜负。
堕甑:比喻事情无法挽回。
鸡肋:无用之物。
罪罟:法律的网罗,比喻法网。
归去来:回归田园,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诗中流露出作者对于朋友子由即将遭遇不幸的担忧和同情,表达了对友情深厚的情感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忠诚与支持。

"少学不为身,宿志固有在" 表示早年就立下的志向并非为了个人功名,而是出于内心的坚定信念。"虽然敢自必,用舍置度外" 显示了作者对于朋友的绝对信任和支持,不会因为外界的压力而改变初衷。

"天初若相我,发迹造宏大" 描述了与子由在早年共同追求远大的理想,希望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岂敢负所付,捐躯欲投会" 表达了作者不忍心背叛朋友所托,愿意为之牺牲自己。

"宁知事大谬,举步得狼狈" 说明了情况已经变得非常严峻,一步错脚便可能陷入困境。"我已无可言,堕甑难追悔" 表达了作者对于当前局面的无奈和深感后悔。

"子虽仅自免,鸡肋安足赖" 是对朋友的劝告,即使能够保全自己也是一种幸运。"低回畏罪罟,黾勉敢言退" 显示了作者对于可能犯错的担忧和谨慎。

"若人疑或使,为子得微罪" 表示了对朋友即便是小过失也会引起他人的怀疑。"时哉归去来,共抱东坡耒" 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希望能够与朋友共同守护那份纯真的友情。

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友谊的珍视,是苏轼在面对朋友遭遇困难时所表达出的忠诚和支持。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王巩南迁初归二首(其一)

问君谪南宾,野葛食几尺。

逢人瘴发黄,入市胡眼碧。

三年不易过,坐睨倚天壁。

归来貌如故,妙语仍破镝。

那能废诗酒,亦未妨禅寂。

愿为尚书郎,还赐上方舄。

形式: 古风

次韵王巩南迁初归二首(其二)

江家旧池台,修竹围一尺。

归来万事非,惟见秦淮碧。

平生痛饮处,遗墨鸦栖壁。

西来故父客,金印杂鸣镝。

三槐老更茂,花絮春寂寂。

中微未可料,家庙藏赤舄。

形式: 古风

孔毅父以诗戎饮酒,问买田,且乞墨竹,次其韵

酒中真复有何好,孟生虽贤未闻道。

醉时万虑一埽空,醒后纷纷如宿草。

十年揩洗见真妄,石女无儿焦谷槁。

此身何异贮酒瓶,满辄予人空自倒。

武昌痛饮岂吾意,性不违人遭客恼。

君家长松十亩阴,借我一庵聊洗心。

我田方寸耕不尽,何用百顷糜千金。

枕书熟睡呼不起,好学怜君工杂拟。

且将墨竹换新诗,润色何须待东里。

形式: 古风

子由作二颂,颂石台长老问公:手写《莲经》,字如黑蚁,且诵万遍,胁不至席二十馀年。予亦作二首(其一)

眼前扰扰黑蚍蜉,口角霏霏白唾珠。

要识吾师无碍处,试将烧却看瞋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