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效鲍明远十首(其五)

对箸不能餐,对酒不能饮。

丈夫生世复几时,安得虚名长泯泯。

低首芸窗事昔贤,报书东阁三年寝。

不能奔走效时人,底事青云虚荐引。

朝游已有方,夕还父母旁。

愿将儿膝下,看妇事糟糠。

自知甘寂寞,何用借辉光。

古今贤圣皆如此,我辈宁能独苦伤。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名为《将进酒效鲍明远十首(其五)》,是明代诗人欧必元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社会地位与家庭责任的深刻思考。

首句“对箸不能餐,对酒不能饮”,描绘了诗人面对美食美酒却无心享受的情景,暗示了内心的困扰和忧虑。接着,“丈夫生世复几时,安得虚名长泯泯”两句,诗人感叹人生的短暂与虚名的无常,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低首芸窗事昔贤,报书东阁三年寝”描述了诗人埋头于学问,追求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暗含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生活状态的反思。“不能奔走效时人,底事青云虚荐引”则表达了诗人不愿随波逐流,追求名利,而是坚守自我,不为外界所动的决心。

“朝游已有方,夕还父母旁”体现了诗人对家庭、亲情的重视,希望在忙碌之余能够回归家庭,陪伴父母。“愿将儿膝下,看妇事糟糠”表达了对子女的期待与对妻子的尊重,希望能在家庭生活中共同承担起生活的责任。

最后,“自知甘寂寞,何用借辉光”表明了诗人愿意接受孤独与寂寞,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荣誉与光芒,而在于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古今贤圣皆如此,我辈宁能独苦伤”则以历史上的贤者圣人为例,强调了这种生活态度的普遍性和重要性,鼓励人们不必过分哀叹个人的困境。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家庭、社会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724)

欧必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将进酒效鲍明远十首(其六)

日暮苦无侣,閒步北郭门。

登高四顾望,但见松柏园。

荆棘遮路豺虎蔽,郊原累累丘与墓,云是何代人。

一去无还日,千秋万岁空酸辛。

孤魂依远树,独魄傍幽坟。

但闻风声野鸟叫,岂忆世上平生亲。

念彼古今变化非常理,中心气结不能申。

形式: 乐府曲辞

将进酒效鲍明远十首(其七)

中庭种桃树,待此春风开。

后庭种杨柳,随风自往来。

君心岂复长能尔,艳桃媚柳两相催。

东家思妇西家怨,为君肠断更徘徊。

交窗绣户垂罗幕,春雨连绵长绿苔。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灰]韵

将进酒效鲍明远十首(其八)

共结同心带,分为连理枝。

忆昔同君倾盖日,誓言贵贱死生随。

今朝得意君先贵,嫌我春容日就颓。

还君鸳鸯之绣被,忍令郁结中心悲。

形式: 乐府曲辞

将进酒效鲍明远十首(其九)

春鸟喈喈旦暮鸣,最伤君子感时情。

少小操觚弄柔翰,徉狂世上不知名。

自言生长田家子,能将寸管答精灵。

虚舟触世人何怒,同心一见欢生平。

有时感激眼前事,蒯侯一剑欲长鸣。

为乐不愿燕歌与赵舞,娱心不愿鸾箫与凤笙。

浊酒一杯琴一曲,四壁图书盈草屋。

山水当卧游,万事胡不足。

坐见松筠岁岁青,更看芳草年年绿。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