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张丹霞序疏藁

裳织新云锦,交寻旧布衣。

荆蛮九鼎重,岭海一官微。

心事渊明是,天时伯玉非。

谈高方谔谔,调古独巍巍。

亦有兰为佩,能无简绝韦。

灌缨东涧水,访旧北山薇。

老我家何在,颠风鹢退飞。

袜头常反著,车辙每殊归。

但觉乌仍好,端知骥可睎。

草中同臭少,爨下赏音稀。

煮字徒相饷,忘言合见讥。

牛腰繁卷轴,蚌腹欠珠玑。

重借言如史,轻因鼠发机。

毳云甘寂寞,华衮借光辉。

鸡肋初无取,云斤不足挥。

楼宽长挂榻,月好许敲扉。

踵息宁乖众,心声愿听希。

李虽嘲杜瘦,孟不与韩违。

末路宜多助,孤军伫解围。

载驱惭款段,忍负镂金鞿。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名为《谢张丹霞序疏藁》。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友人张丹霞赠书的感激之情,以及对书籍内容的深思。

首联“裳织新云锦,交寻旧布衣”,以“云锦”和“布衣”对比,既赞美了张丹霞所赠书籍的精美,也表达了对旧日友情的珍视。接着,“荆蛮九鼎重,岭海一官微”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张丹霞的官职比作“九鼎”,凸显其重要性;而自己的官职则比作“岭海”,显得微不足道,体现了对友人的敬重。

“心事渊明是,天时伯玉非”两句,引用陶渊明和伯玉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接下来,“谈高方谔谔,调古独巍巍”则赞扬了张丹霞的学识和品行,使人心生敬仰。

“亦有兰为佩,能无简绝韦”两句,以兰花和简册为喻,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知识的渴求。“灌缨东涧水,访旧北山薇”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旧友的怀念。

“老我家何在,颠风鹢退飞”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年华易逝、人生漂泊的感慨。“袜头常反著,车辙每殊归”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观察和思考。“但觉乌仍好,端知骥可睎”两句,以乌鸦和骏马为喻,表达了对平凡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卓越品质的追求。

“草中同臭少,爨下赏音稀”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对知音难遇的感慨。“煮字徒相饷,忘言合见讥”则强调了文字交流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言语的力量。“牛腰繁卷轴,蚌腹欠珠玑”两句,以牛腰和蚌腹为喻,表达了对丰富知识和珍贵智慧的渴望。

“重借言如史,轻因鼠发机”两句,通过历史和鼠机的对比,强调了语言的力量和谨慎行事的重要性。“毳云甘寂寞,华衮借光辉”则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接受和对荣誉的淡然态度。

“鸡肋初无取,云斤不足挥”两句,以鸡肋和云斤为喻,表达了对生活琐事的不屑和对自由的向往。“楼宽长挂榻,月好许敲扉”则描绘了诗人希望与友人相聚的情景。

“踵息宁乖众,心声愿听希”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与众人和谐相处,同时期待着心灵深处的声音得到理解。“李虽嘲杜瘦,孟不与韩违”则以李杜和孟韩为例,表达了对文学多样性的尊重和对个人风格的坚持。

最后,“末路宜多助,孤军伫解围”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和对朋友支持的期待。“载驱惭款段,忍负镂金鞿”则以驾车和马匹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艰辛的自省和对承诺的坚守。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友情、自然、生活、知识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感悟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收录诗词(1648)

释居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赵紫芝得羌村图拉余与赵山中同赋

中原闻休兵,久客问归路。

穷途倦策蹇,窘步甚脱兔。

小立候柴荆,互闯走儿女。

喜极先蹙頞,思苦旋煦妪。

触绪尽愁态,抚膝见濡慕。

诸邻稚扶老,旨畜各携具。

老瓦勇倒泻,飞觞约深注。

居者诉徵调,归者诉羁旅。

欢呼贺生还,不醉不肯住。

哂乃骊山梦,奇警在团素。

生灵果何罪,此祸竟谁与。

眼明新画轴,心折旧题处。

掩卷续微吟,玉倚亭亭树。

形式: 古风

雪夜怀上人借衾

挟纩如冰薄,无毡替客愁。

绫衾闲直舍,布被老夔州。

楼玉方撑起,山冰莫倚休。

岁寒知小友,馀暖肯珍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赵紫芝雪中见寄(其一)

易销知地燥,未济识天悭。

凹凸难行处,模糊转盼间。

定应凭小槛,频看钓沧湾。

嫩煮添茶兴,何须倒玉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赵紫芝雪中见寄(其二)

群峰惊易老,犹自替人寒。

有火虽红拥,慵吟只白看。

不妨添冷落,何暇扫零残。

小伫茏葱日,销镕却怕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