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道中

暗雨黔西路,凌晨结伴行。

马蹄循虎迹,人语杂猿声。

旧里余荒井,空山冷废城。

不毛嗟此地,禁得几鏖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林徵韩的《黔西道中》描绘了清晨在黔西道路上行进的景象。诗中通过“暗雨”和“凌晨”两个词,营造出一种阴暗潮湿且时间尚早的氛围。"马蹄循虎迹"暗示了道路的荒凉与野生动物的存在,而"人语杂猿声"则进一步渲染了山林间的寂静与原始气息。

诗人行经之处,旧日的村庄只剩下荒废的井和冷寂的空城,显示出历史的沧桑和衰败。“不毛嗟此地”表达了对土地贫瘠的感慨,同时也隐含着对战争频繁导致民生凋敝的忧虑。“禁得几鏖兵”直指这个地方已经承受不住多次战乱的摧残,流露出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残酷性的深深叹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黔西道中的荒凉景象,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2)

林徵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湓滩

大湓滩上下滩舟,为试风波入乱流。

千嶂日昏三楚雨,一潭云冷九溪秋。

当年去国家曾破,别路依人志未酬。

何事丈夫长慷慨,身轻万里当闲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挽孙豹人先生

已视荣名作等闲,辟书何事下松关。

葛巾野服朝天去,明月清风引杖还。

冠盖岂能羁白发,墓门犹喜对青山。

凭谁题碣留私谥,好置先生夷惠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盱川夜泛

两行疏柳夹河桥,且就轻波试短桡。

船小不容多载酒,月明何处一吹箫。

沙鸥水次依眠稳,野鹤天空入梦遥。

终夜自醒还自醉,那关愁长与愁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除夜

万里从教滞此身,廿年为客惯风尘。

宁须浊酒浇残夜,且与寒花作比邻。

归去梦魂知路远,老来儿女觉情真。

家家守岁明镫坐,我亦他乡度岁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