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谢宗可的《月下梅》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月到梅花分外明”,以月光映照梅花,突显了梅花在月夜中的皎洁与清冷,仿佛月光也为梅花增色。次句“暗香孤影斗双清”,通过“暗香”和“孤影”表现了梅花的孤独与高洁,与月光下的清冷相互映衬。
第三句“吟随野鹤依璚树”,诗人借野鹤的形象,表达自己对梅花的欣赏和心境的超脱,如同仙人般悠然自得。第四句“卧听飞鸾载玉笙”,进一步渲染出月夜的宁静,想象着有玉笙声从天而降,增添了神秘与梦幻的色彩。
第五句“酒醉不知霜满阜”,诗人借酒醉之态,忘却世俗烦恼,沉浸在月夜的美景中。最后一句“书声常共漏三更”,则以读书声与漏壶的滴水声相伴,展现出深夜的宁静和诗人对知识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月、梅、鹤、笙、酒、书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然而又感叹“此中意味无人识”,暗示了知音难觅的孤独感,以及对仙家生活的向往和现实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