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杨焕然二首(其一)

梁苑当年记盛游,乱离南北恨迟留。

且教红袖歌《金缕》,莫对青山叹白头。

人似赞皇迁蜀郡,诗如子美到夔州。

传家况有玄文在,应使童乌继纂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庚的《答杨焕然二首(其一)》充满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首句“梁苑当年记盛游”描绘了往昔繁华的景象,仿佛让人置身于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时代。然而,“乱离南北恨迟留”一句转折,揭示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南北分裂的深深忧虑和遗憾,表达了对无法及时享受盛世之乐的惋惜。

接着,“且教红袖歌《金缕》”一句,以歌舞宴乐的场景反衬出内心的忧郁与无奈,暗示了在动荡时期,人们虽有欢愉,但内心却难以真正得到慰藉。“莫对青山叹白头”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劝诫自己不要在青山绿水间徒增白发的哀愁,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

“人似赞皇迁蜀郡,诗如子美到夔州”两句,通过类比古代文人杜甫(字子美)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反思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杜甫曾因战乱而流离失所,最终迁居蜀地,陈庚在此处自比杜甫,展现了他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坚持。

最后,“传家况有玄文在,应使童乌继纂修”一句,既是对家族文化的传承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子孙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这份文化传统的期待。这句话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家族荣誉的珍视,也蕴含了对后世的期许,希望子孙能继续学习和传播知识,保持家族的文化血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历史变迁以及文学创作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9)

陈庚(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杨焕然二首(其二)

献赋当年觐紫宸,羡君藻思独超群。

扶持吾道难尤力,润色斯文老更勤。

学际天人宁有伴,文如风水自成纹。

何时载酒清伊上,寄字时来问子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清明后书怀

花气薰人动竹斋,贪春狂思若为裁。

蜂黏落絮飞还坠,燕认新巢去复来。

乱后精魂犹梦境,贫中风景剩诗才。

江山信美非吾土,怀抱何时得好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孟驾之赴阙

文史相从二十年,岁寒心事久弥坚。

向来才力惊游刃,此去功名稳著鞭。

浅绿每依沙漠草,横青遥指拂炉烟。

应将万字匡时策,挽取恩波下九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病后赠姚仲宽居士

寂寂柴关昼不开,虚檐独步意徘徊。

百年素业南柯梦,一寸丹心古鼎灰。

野老相过聊问讯,溪禽近啄不惊猜。

好奇谁是刘公子,肯为扬雄载酒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