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叹(其一)

秋雨萧萧秋风急,菊花惨淡色如泣,裛黄摇绿何嗟及。

寒山木落苍云湿,霜霰惧尔难独立。

呜呼繁弦长袖在何许,对尔临风泪如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风雨交加的凄凉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秋雨、秋风、菊花、寒山、落叶、苍云、霜霰等元素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悲凉而深沉的氛围。

首句“秋雨萧萧秋风急”,开篇即点明季节与气候特征,秋雨绵绵,秋风呼啸,渲染出一种肃杀的气氛。接着,“菊花惨淡色如泣”一句,将菊花拟人化,赋予其情感色彩,菊花在风雨中显得格外凄惨,仿佛在哭泣,形象地表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凄凉。

“裛黄摇绿何嗟及”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的颜色变化,黄色的花瓣被雨水浸润,绿色的叶子在风雨中摇曳,这种变化让人感到无奈和哀伤。接下来,“寒山木落苍云湿”则将视线转向远处的山林,寒风吹过,树木凋零,苍茫的云层被雨水打湿,整个画面充满了冷寂与孤寂。

“霜霰惧尔难独立”一句,将视角拉回眼前,霜雪即将来临,对于菊花而言,更是难以独自面对严冬的考验。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现象,也暗含了人生的艰难与挑战。

最后,“呜呼繁弦长袖在何许,对尔临风泪如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无奈。繁弦长袖,本是歌舞升平的象征,但在这样的秋雨中,却显得遥不可及,只能对着眼前的菊花,泪如雨下,表达了对美好时光逝去的哀悼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切思考。

收录诗词(63)

殷云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官员、诗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官至南京工科给事中,政事多务清简。明武宗纳有娠女子马姬,偕同官疏谏,以峭直称。有志诗文,才情富赡,为“十才子”之一。撰有《石川集》四卷.

  • 字:近夫
  • 号:石川
  • 籍贯:寿张(今山东省阳谷县寿张镇北台村)
  • 生卒年:1480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秋雨叹(其二)

阴云伏雨回秋光,病骨却爱秋风凉,杖藜高歌犹清狂。

南归鸿雁鸣且翔,我欲射之心悲伤。

呜呼岁暮山中人未归,山中茅斋今是非。

形式: 古风

秋雨叹(其三)

今年雨多不伤农,村醪社鼓歌年丰,渔父懒慢网罟空。

长官病起深山中,再拜为民祝华嵩。

呜呼千仓万箱安能足,山中今有逃亡屋。

形式: 古风

题桃花春禽

飘泊东南春巳去,孤帆未足三江路。

风涛暂泊钱塘潮,云雾遥看富阳树。

寻芳南屏来何迟,春花落尽无残枝。

湖上浮鸥背我去,岩畔枯梅犹自奇。

王君驰图开素封,黄鹂紫燕桃花红。

似伤晚风娇不语,应识春色来相从。

故园花鸟偏怜余,三载干戈未有书。

捲图还之空叹息,陶家兰柳今何如。

形式: 古风

泊舟柬同行徐掌科

河浅舟行涩如棘,南望道中悲行役。

两行杨柳青如染,百里湖光明可挹。

湖边渔翁头不梳,清晨小舟来卖鱼。

同行不见论文友,隔岸犹寻卖酒垆。

独行芳草春如许,石矶雨过无尘土。

小童宦久能吴歌,家山渐近闻齐语。

湖中鸥鸟应怜吾,似识当日旧陶朱。

归来欲拟陶潜赋,客游休作鲁连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