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徐繗的《春日结草庵》描绘了一幅春天山林中的宁静景象。首句“指引松门路”,以松树为引导,暗示了庵庐隐秘而幽深,富有禅意。次句“飘飘水上蹊”则描绘了小径蜿蜒于流水边,增添了清新与灵动的气息。
“津云春匝寺”写的是春云缭绕在寺庙周围,营造出一种祥和的氛围。接下来,“灌木昼藏溪”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静谧,即使是白天,灌木丛也似乎在溪水的掩映下显得隐蔽。
“苔色终年绿,藤花四月齐”两句,通过常青苔藓和四月盛开的藤花,展现了季节更替中自然的生机与恒久之美。最后,“归途余兴绪,黄鸟隔林啼”以黄鸟的鸣叫作为结尾,既点明了诗人归程中的闲适心情,又以鸟声反衬出山林的静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草庵的景致,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