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带.张丽华镜

月明飞下瑶天。喜圆晕、尚依然。

金粉南朝消欲尽,剩菱花、还伴婵娟。

春山索笑,秋波对语,心事先传。

看君王、比肩双坐,桂宫人影如仙。

画楼结绮靓妆妍。是灯前。是花前。

一梦繁华酣未醒,早琼魂、化了飞烟。

残脂艳井,清歌玉树,记否当年。

照佳人、玉容香颈,可曾还照旧河山。

形式: 词牌: 合欢带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殷秉玑的《合欢带·张丽华镜》是一首词,以张丽华的镜子为引子,描绘了一幅宫廷奢华与人生无常的画卷。词的上片通过月光映照在镜子上的景象,暗示了张丽华昔日的美貌和宫廷生活的辉煌,"月明飞下瑶天"形象地展现了月色的皎洁,"金粉南朝消欲尽"则寓言了南朝繁华的消逝。"剩菱花、还伴婵娟"表达了即使岁月流转,镜子中的菱花依旧陪伴着她。

下片转而描述张丽华与君王的亲密关系以及宫廷生活的梦幻感,"桂宫人影如仙"描绘了她如仙子般的美丽。然而,"一梦繁华酣未醒"揭示了这一切不过是短暂的梦境,"琼魂、化了飞烟"暗示了她的悲剧命运,繁华不再,生命消逝。最后三句"残脂艳井,清歌玉树,记否当年",以井中残脂和清歌玉树的遗迹,唤起人们对往昔荣华的记忆,而"照佳人、玉容香颈,可曾还照旧河山"则表达了对江山易主的感慨,镜子虽在,人事已非。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镜子为线索,通过张丽华的境遇,寓言了历史的沧桑和个人命运的无常,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历史反思。

收录诗词(34)

殷秉玑(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长亭怨慢.夕阳

看一角高楼红晕。望断遥天,画栏偷凭。

柳外长虹,艳魂早已化秋冷。落花三径。

吹不去春风影。万古此茫茫,算多少英华消尽。

重认。已孤村不见,只见远山明净。

几番雨过,又小小新蟾相映。

最愁是、一纤匆匆,共荒渡、片帆刚趁。

正鸦背归来,馀恨人间犹剩。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长亭怨慢.柳如是小印

怅人已玉楼仙去。片石多情,人间留取。

两字笤华,阿谁镌出篆文古。绸缪花乳。

料印遍簪花谱。玉指记秋风,当红豆相思摩抚。

香墓。傍荒庄拂水,只剩蘼芜盈路。妆楼如故。

问老去尚书在否。

更欲问、芳姓谁传,借垂柳、春时飞絮。

甚私记双描,不似鸳鸯相聚。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摸鱼子.送秋

看愁云、半天飞起,吹来离绪萦绕。

楼头消瘦垂杨影,拖入夕阳低照。残叶少。

还怨煞、飘零都被西风扫。无端别了。

把蕉叶裁笺,芦枝作管,且写饯秋稿。

江皋外,新雁曾经带到。而今归也偏早。

长亭一路追寻去,剩有冷风衰草。秋易老。

最怕是、霜砧偏近寒闺捣。清樽已杳。

只败箨催行,哀笳促别,料理放归棹。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忆旧游.维靡寺探梅,和瘦青师韵

怪深山僻处,几树梅花,花发先春。

瞒却探花客,向上方翘首,一白疑云。

暗香透来林外,一缕曳松阴。

恰沁入诗脾,狂歌水调,歌与花听。吟声。

满山谷,早惊落梅花,朵朵沾襟。

清福曾修到,是前生错过,消受今生。

雪深自然眠冷,香梦几时醒。

恐梦入罗浮,它生有约何处寻。

形式: 词牌: 忆旧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