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临倪文正公昼(其二)

逐客偏蒙诏语温,论兵筹饷已无门。

萧寥数笔云林画,中有优时血泪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翁同龢所作的《题临倪文正公昼(其二)》。诗人通过描述一幅画作,表达了对被贬逐者的同情以及对时局的忧虑。"逐客偏蒙诏语温"一句,暗示了被贬之人虽然遭遇不公,但皇帝的诏书言语中仍带有一丝温暖,这反衬出其境遇的凄凉。"论兵筹饷已无门"则揭示了当时国家军事和财政的困境,诗人感到无计可施。

"萧寥数笔云林画"描绘了画作的风格,可能是山水画,寥寥几笔却勾勒出深远的意境,暗示画中可能蕴含着画家深沉的情感。"中有优时血泪痕"更是直接点出,画中的每一笔都似乎凝聚了画家对于时事的忧虑和对自己命运的哀伤,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凉的情绪。

整首诗以画寓情,通过对画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被贬者命运的深深同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收录诗词(110)

翁同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冯尹平幽窖雪鸿画卷(其一)

寂寂圜扉老画禅,朗官窃笑吏人怜。

台乌知赦浑难信,笼鸟惊秋耿不眠。

挥洒默伤天壤大,弆藏分付子孙贤。

皋陶祠下东头屋,记取连床读易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冯尹平幽窖雪鸿画卷(其二)

亭林奚事怒沉河,吴季从闻出塞歌。

万里寻亲今有几,只身负骨痛如何。

完巢生死恩难报,题墓容衰事已多。

两卷丹青皆血泪,勉承苦志莫蹉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朝阳门次通州宿燕郊(其一)

出郭便轻快,轻车熟往还。

微黄秋半叶,淡墨雨中山。

千锸深泥里,双桥落涨间。

我行得高卧,毋乃太安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出朝阳门次通州宿燕郊(其二)

苇壁添新薄,茅檐缀晚瓜。

寻常小村落,珍重古田家。

谷贱非农病,钱荒有众哗。

从来富强术,毕竟是桑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