詶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我吟谢朓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飞雨。

谢朓已没青山空,后来继之有殷公。

粉图珍裘五云色,晔如晴天散彩虹。

文章彪炳光陆离,应是素娥玉女之所为。

轻如松花落金粉,浓似苔锦含碧滋。

远山积翠横海岛,残霞飞丹映江草。

凝毫采掇花露容,几年功成夺天造。

故人赠我我不违,著令山水含清晖。

顿惊谢康乐,诗兴生我衣。

襟前林壑敛暝色,袖上云霞收夕霏。

群仙长叹惊此物,千厓万岭相萦郁。

身骑白鹿行飘飖,手翳紫芝笑披拂。

相如不足跨鹔鹴,王恭鹤氅安可方。

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

为君持此凌苍苍,上朝三十六玉皇。

下窥夫子不可及,矫首相思空断肠。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吟诵着谢朓的诗句,北风吹过,带着飘飞的雨滴。
谢朓已逝,青山依旧空寂,后来的殷公继承了他的诗才。
精美的画卷色彩斑斓,如同晴天的彩虹散开。
他的文章光彩照人,仿佛是月亮女神和仙女的手笔。
文字轻盈如松花落下的金粉,浓郁如绿苔蕴含的生机。
远处的山峦积翠,海岛环绕,晚霞如丹,映照江边的草丛。
我凝神提笔,汲取花露的精华,成就了超越自然的作品。
朋友赠送我这诗篇,我欣然接受,让山水都充满清辉。
它让我惊叹,仿佛谢康乐重生,诗兴在我身上涌现。
衣襟前的树林山谷收敛了暮色,衣袖上的云霞收束了夕阳。
众仙也为之赞叹,千崖万岭环绕,景色令人沉醉。
我身骑白鹿,逍遥自在,手持紫色灵芝,笑对人生。
司马相如的才华也不足以与我相比,王恭的鹤氅怎能与我诗篇相提并论。
如瑶台的雪花落下,片片带着春日的香气。
我将此诗捧向天空,直面三十六重天的玉皇大帝。
俯瞰孔子的境界难以企及,我仰望星空,思念之情令人肝肠寸断。

鉴赏

诗中的意境丰富,语言华美,是一首充满了诗人个性和情感的作品。开篇即以“朔风飒飒吹飞雨”设定了一种悲凉的情绪,同时也为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奠定了基础。接着,诗人提及谢朓,表达出对前贤的怀念之情,以及自己与其精神上的沟通。

“粉图珍裘五云色”一句,则是对所得五云裘的描绘,这件物品不仅是实用的衣物,更承载了诗人与赠予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五云裘象征着高洁和超凡,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表达出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接下来的“晔如晴天散彩虹”则是对这件物品色泽的描绘,彩虹般的颜色给人以神秘而又明亮的感觉,象征着希望与梦想。诗中的这些意象,都是通过诗人的细腻笔触展现出来的。

“文章彪炳光陆离”一句,则是对诗中所表现出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造诣的赞美。这不仅是在赞赏诗歌的技巧,更在表达诗人对于美学追求的自信与傲然。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远山积翠横海岛,残霞飞丹映江草”,展现了诗人的胸襟和境界,以及他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同时,这些景象也与五云裘相呼应,强化了诗中的意象。

最后,“为君持此凌苍苍,上朝三十六玉皇”则是诗人将这件物品托付给所爱之人的情感表达。这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赠送,更是精神上的传承和寄托。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友情和理想的无限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是他对于美好事物、自然景象以及人间情感深切感悟的综合体现。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詶谈少府

一尉居倏忽,梅生有仙骨。

三事或可羞,匈奴哂千秋。

壮士屈黄绶,浪迹寄沧洲。

昨观荆岘作,如从云汉游。

老夫当暮矣,蹀足惧骅骝。

形式: 古风

詶崔十五见招

尔有鸟迹书,相招琴溪饮。

手迹尺素中,如天落云锦。

读罢向空笑,疑君在我前。

长吟字不灭,怀袖且三年。

形式: 古风

詶崔五郎中

朔云横高天,万里起秋色。

壮士心飞扬,落日空叹息。

长啸出原野,凛然寒风生。

幸遭圣明时,功业犹未成。

奈何怀良图,郁悒独愁坐。

杖策寻英豪,立谈乃知我。

崔公生民秀,缅邈青云姿。

制作参造化,托讽含神祇。

海岳尚可倾,吐诺终不移。

是时霜飙寒,逸兴临华池。

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

因得穷欢情,赠我以新诗。

又结汗漫期,九垓远相待。

举身憩蓬壶,濯足弄沧海。

从此凌倒景,一去无时还。

朝游明光宫,暮入阊阖关。

但得长把袂,何必嵩丘山。

形式: 古风

詶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孤高绣衣人,潇洒青霞赏。

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

祸连积怨生,事及徂川往。

楚邦有壮士,鄢郢翻扫荡。

申包哭秦庭,泣血将安仰。

鞭尸辱已及,堂上罗宿莽。

颇似今之人,蟊贼陷忠谠。

渺然一水隔,何由税归鞅。

日夕听猿怨,怀贤盈梦想。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