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罗伦所作,名为《复新昌王直庵乐志》。诗中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风骚回首尽台舆”,以“风骚”比喻文采与才华,暗示诗人回顾往昔,曾经的辉煌与成就仿佛尽在眼前,但已成过去。接着“野老烟花兴未除”一句,转而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图,野老与烟花并存,既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也隐含着对繁华落尽后朴素生活的向往。
“万壑秋声和凤律,一蓑春色上牛车”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四季更迭中的自然景象。秋日山壑间传来阵阵清脆的鸟鸣,与和谐的音乐相呼应;春天里,绿意盎然的景色装点着牛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两句通过对比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
“贞元自古天难老,麟凤中原网易疏”两句,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麒麟与凤凰,象征着吉祥与太平。诗人在此感叹自古以来,尽管时间流逝,但天地间始终存在着美好的事物。然而,“中原易疏”则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茅屋萧然湖上榻,青山流水梦何如”两句,将视角拉回个人生活,描绘了一幅简朴而宁静的生活场景:湖畔的茅屋,枕着青山,听着流水,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这不仅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