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沈寿榕的《何时(其三)》,它以个人经历和历史典故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局变迁与人生感慨的深度思考。
首句“二十年中电火流”形象地描绘了时间如电般飞逝,暗示了世事沧桑变化之快。接下来,“追思旧恨迸新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遗憾的回忆和对当下新愁的涌现,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才多早发盈庭议,计拙终成筑室谋”通过对比自己的才华和决策,揭示了命运的不公和人生的挫折,表达了对自己才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感慨。
“大将立功防内外,贤人责备有春秋”借用了历史典故,指出无论是军事将领还是贤能之人,都面临着内外压力和责任的考验,暗示了社会对人才的期待和个体的不易。
最后两句“四牵五饵卫常事,贾谊缘何哭便休”引用贾谊的典故,贾谊因忧虑国事而哭泣,诗人借此表达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忧国之情和对现实困境的深沉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既有个人的身世之感,又融入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