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战事的紧张气氛和百姓生活的苦难。首句“月满胡天杀气凝”,通过满月和凝重的杀气,展现了夜晚战场的肃杀景象。次句“建牙吹角汉家营”进一步点出是汉家军队的营地,军号声在寒夜中回荡。
第三句“五陵霜露松楸近”,五陵象征着皇陵,暗示战争离京城不远,连皇陵边的松楸都笼罩在战事的阴影下。第四句“千里风尘辇毂惊”,“千里”形容战事波及范围广,“辇毂惊”则表达了京城朝廷对战事的忧虑。
第五、六句“累日未传青海箭,何人为扫黑山兵”,表达了对前线战况的关切,长时间没有传来胜利的消息,人们不禁怀疑是否有人能扫清敌兵。“青海箭”可能指代战功或战报,而“黑山兵”则可能是敌人军队的代称。
最后两句“朱门金穴笙歌沸,野哭那闻动地声”,对比鲜明,豪门贵族沉浸在歌舞升平之中,而民间却只能听到悲哀的哭泣,这些哭声甚至震动天地,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战争带来的深重苦难。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乱中的社会景象,既有战场的残酷,也有民间的疾苦,展现了明朝边塞诗的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