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岩

有如须菩提,宴坐于岩畔。

石终不自言,我得阿罗汉。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翰]韵

鉴赏

这首诗以“罗汉岩”为题,作者黄毓祺在清代创作。诗中运用了佛教中的典故与形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首句“有如须菩提,宴坐于岩畔”,将罗汉岩比作佛祖弟子须菩提,他静静地坐在岩石之旁,暗示着此处的庄严与神圣。接着,“石终不自言”,石头虽无言,却默默承载着岁月与历史的重量,象征着沉默的力量和不变的真理。最后,“我得阿罗汉”,诗人仿佛通过与罗汉岩的对话,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解脱,如同阿罗汉般超脱尘世烦恼,获得心灵的自由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表达了对自然与宗教精神的深刻感悟,以及寻求内心宁静与超越的渴望。

收录诗词(167)

黄毓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紫阳书院

伊人云逝矣,晚对淡烟横。

万古心安在,君听欸乃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云窝

因崖能割胜,九曲正平分。

今夜云窝客,酣眠何处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文]韵

更衣台

仙人更委蜕,亦作姤衣观。

正法眼觑之,尸解犹钝汉。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翰]韵

仙迹岩

胡跪石亦穿,求道庶乎可。

不见雪齐腰,断臂安心者。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