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三夜月

空山无暑坐清宵,牛女星河入望遥。

此际独怜初月净,移时未必片云消。

凉飔飒动来天阁,愁绪分明到野桥。

四十年前传盛事,白头箕踞说渔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明代汪坦所作的《六月十三夜月》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夏夜图景。诗中以“空山无暑坐清宵”开篇,点明了地点与时间,营造出一种清凉宁静的氛围。接着,“牛女星河入望遥”一句,将视线引向遥远的星空,牛郎织女的传说在此处轻轻掠过,增添了浪漫与遐想。

“此际独怜初月净”,诗人独坐月下,对初升的明月表达了深深的怜爱之情,月光如洗,纯净无瑕,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澄澈。然而,“移时未必片云消”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变幻,即使月色再美,也难以持久,云彩或许会遮蔽月光,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不可预测性。

“凉飔飒动来天阁,愁绪分明到野桥”,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风的轻拂与诗人内心的情绪波动。凉爽的微风吹过天边,似乎带来了某种难以言喻的愁绪,这份情绪仿佛随着风,飘到了远处的野桥之上。这里运用了自然界的元素来衬托人物的情感,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细腻且富有层次感。

最后,“四十年前传盛事,白头箕踞说渔樵”,诗人回忆起四十年前的盛事,岁月流转,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者,坐在田间与渔夫樵夫交谈,分享着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平静。这一句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体现了人生态度的转变,从追求盛事的热烈到享受平凡生活的淡然,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夏夜的宁静之美,以及对过往与现实的深刻思考,既富有画面感,又富含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2)

汪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新泉

浚涧涧水深,新泉出崖底。

日夕山童归,倾筐洗石耳。

形式: 五言绝句

螺羹

榆叶如钱柳叶齐,菠棱生菜满青畦。

小铛正煮螺羹熟,檐外游丝拂面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三妇艳

大妇年二九,采莲南湖口。

不爱莲成花,但爱莲成藕。

中妇二八龄,濯锦艳江清。

鸳鸯七十二,罗列短长汀。

少妇十五馀,颜色正敷腴。

提笼采桑叶,掩映紫罗襦。

杂佩何锵锵,三妇婉清扬。

丈人勿遽起,调弦夜未央。

形式: 古风

中妇织流黄

中妇织流黄,少妇理瑶瑟。

君心别有私,何知丽与则。

丽则各自芳,兰膏各自泽。

君尚为我怜,银屏以永夕。

织黄莫乱挦,理瑟莫乱音。

河鱼治三刀,历历伤中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