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春

乍寒乍暖落花天,好景全消又一年。

蝶影飘残桃底露,莺声啼破柳梢烟。

休弹锦瑟伤青鬓,谁向红楼惜翠钿。

惆怅王孙归路杳,任他茅草自芊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送春》由清代诗人邹若媛所作,描绘了春末时节的景象与情感。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乍寒乍暖落花天”,巧妙地捕捉了春季末尾气温忽冷忽热、花瓣飘零的景象,既点明了时节特征,也暗示了自然界的无常与生命的短暂。接着,“好景全消又一年”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蝶影飘残桃底露,莺声啼破柳梢烟”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对比,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蝴蝶在桃花凋零的地面翩翩起舞,留下最后的美丽;黄莺在柳枝上啼鸣,打破了清晨的宁静。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蕴含着对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无奈与哀愁。

“休弹锦瑟伤青鬓,谁向红楼惜翠钿”两句,运用典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锦瑟是古代乐器,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青春年华;翠钿则是女子头饰上的装饰品,象征着女性的青春与美丽。这两句劝诫人们不要因回忆往昔的美好而伤感,同时也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红颜易老的感慨。

最后一句“惆怅王孙归路杳,任他茅草自芊绵”以“王孙”这一古代贵族子弟的称谓,暗喻那些留恋过去、不愿面对现实的人。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那些不愿接受时光流转、不愿面对生活变迁者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未来的淡然态度,任凭岁月流转,自然万物自生自灭,无需过分忧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洞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3)

邹若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乙卯送别

天上星辰合,人间乞巧时;

自嗟方识面,已赋别离诗。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离别

澹云微月映银河,料得双星别恨多。

莫怪人间增怅望,从知天上也蹉跎。

金针争乞天孙巧,云锦停抛织女梭。

底事盈盈隔秋水,一年只许一经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己未送别

一片轻帆送客船,迢迢北去路三千。

明知重晤时非远,怎奈将离恨已牵。

雁塔题名应有分,萤窗攻苦记多年。

愿君勿惜修书纸,两字平安值万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登惠山仙人坞

峭壁千寻矗,清泉一线飞。

片云出空谷,孤鹤守禅扉。

野旷乔松老,山高曲径微。

莫言尘世客,到此也忘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