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即景杂咏(其一)

好山岂虑秋光老,洗尽繁华越雅宜。

兴会悠然重九近,底殊五柳得诗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秋日山色之美,不因季节更迭而减色,反而在洗尽尘嚣之后愈发显得高雅宜人。诗人以“好山岂虑秋光老”开篇,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认为即便是秋天,山色也不会显得衰老,反而更加成熟与深邃。接着,“洗尽繁华越雅宜”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经过时间洗礼后的山色,更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雅致。

“兴会悠然重九近”,诗人在此处巧妙地将时令与个人情感相融合,临近重阳佳节,心中自有一份悠然自得的情趣。最后,“底殊五柳得诗时”则以陶渊明的典故,暗喻自己如同五柳先生般,在自然中寻得灵感,创作出诗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香山即景杂咏(其二)

坂霜一夜变新寒,游屐高低缅谢安。

藉第凭窗纵遥目,峰姿四面入奇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香山即景杂咏(其三)

明窗寒景最宜人,签菊盆松净绝尘。

博古未须誇獭祭,听泉直欲息言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九月九日作

佩萸把菊为清游,佳辰胜赏聊尔酬。

月日难逢九复九,啸歌最喜秋之秋。

头科谁继孟江夏,腹藁忽忆王绛州。

登高旷览吾素志,民艰在目翻增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董邦达居庸叠翠图(其一)

近作燕山八景诗,拟成长卷各图之。

侍臣承旨开生面,又见岩关叠翠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