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诗人从通津门走出,所见到的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景象。首联“人定戍楼閒,明河挂树间”以“人定”点明时间,夜深人静,戍楼显得格外宁静,而“明河”则借用了银河的意象,巧妙地与“挂树间”结合,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和谐的氛围。颔联“鸦声团柘影,渔火没沙湾”通过鸦声和渔火的细节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团柘影”和“没沙湾”两个动词的运用,使得整个场景生动起来,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夜晚的宁静与生机。
颈联“月落犹衔水,烟开初见山”将时间推移至黎明,月亮虽已落下,但似乎还依恋着水面,留下一抹痕迹。随着晨雾的逐渐散去,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变幻。尾联“轻钟何处动,隔岸是禅关”以轻钟的声音作为收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禅宗文化的向往,同时也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一抹宗教的神秘色彩。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细腻入微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