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盛开

玉池吹醒芙蓉醉,回头红粉都无味。

秋宫人去金钱飞,过我茅茨若相慰。

起来采采为三嗅,犹是上天风露气。

餐英端可拔浊俗,南山在眼令人喟。

幽人所知晚节好,历历青蕊开犹未。

竹叶且与时一中,梅花后生来可畏。

形式: 古风

翻译

清风吹过玉池,唤醒了沉醉的芙蓉,回头望去,那些红艳的色彩已不再吸引。
深秋的宫殿空荡无人,金钱花随风飘散,路过我的简陋小屋,仿佛在给予安慰。
我起身采摘,深深吸嗅三次,那仍是上天赋予的清风露水的气息。
品尝这花的精华,足以净化世俗,南山近在眼前,让人感叹。
隐士深知晚年的美好,那一朵朵青蕊虽未凋零,依然清晰可见。
竹叶与时光同步,梅花新生的力量令人敬畏。

注释

芙蓉:荷花。
金钱飞:比喻宫中的金钱花随风飘落。
茅茨:简陋的小屋。
餐英:食用花的精华。
拔浊俗:净化污浊的世俗风气。
幽人:隐士。
青蕊:未开放的花蕊。
竹叶:象征坚韧和高洁。
梅花:象征坚韧和高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的生活情景和心境。从“玉池吹醒芙蓉醉,回头红粉都无味”可见诗人对繁华世界的物欲已经感到厌倦,对美丽的女子也不再有兴趣,而是选择了归隐田园的生活。在这宁静的环境中,诗人感受到了自然界的清新和生命力的生长,如“秋宫人去金钱飞”表达的是秋天宫殿空旷无人,落叶纷飞如同金钱,象征着一种超脱物质的境界。诗人的生活简朴而充满诗意,“起来采采为三嗅,犹是上天风露气”显示了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

“餐英端可拔浊俗,南山在眼令人喟”则表达了诗人通过品味菊花的清香来净化心灵,远观南山之美而感慨。最后,“幽人所知晚节好,历历青蕊开犹未”和“竹叶且与时一中,梅花后生来可畏”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以及对生命力和自然界永恒循环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归于自然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134)

张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馆中写怀寄乐山琴庵

动荡六合间,是谁行春风。

万有本天分,此气何冲融。

一嘘著旧树,几朵班新红。

居然受巧摘,持以当晴穹。

相期到烂熳,一笑成舂容。

政不满金谷,何复言锦宫。

未尝五日雨,人事乃尔穷。

亦思发幽抱,求勿孤天工。

跛履去洛阳,打拐不谓同。

旦莫造化手,倘侠辟可衷。

形式: 古风

曾希曾见示近作赋此赠之

孔门言志二三子,当初独取点而已。

圣人非弃由与求,乐在春风咏沂水。

此意简短几千年,谁欤鼓瑟声其传。

彼其人斯掉冷语,虽在南丰犹不然。

乾坤清气宁有已,一日苍山生浪翠。

玉局仙人喜又悲,云妍月秀无停髓,瓣香在天老英灵。

为公少吐气,云来此山青。

西山百年白樵户,邮筒剥剥溪扉午。

其发何从六一乡,彼美人兮时十五。

更二十五又外堂,小美不识西江路。

何当刻日牢为期,青葱华裾短褐衣。

颠倒底里入推激,蜜柱见跋更迟迟。

吟魄隔泉应破碎,本色终然是家世。

明日采风闻九陛,身曳锦袍长到地,此时南丰大吐气。

吾将拟之三语曰,后苍山,无事莫与俗人言。

形式: 古风

游青原饮息庵

■群揭秋浅,吹醉行山阿。不放菊花开,无奈秋风何。

三甃函冽髓,与山为清凉。

路人汗如雨,秋垄方骄阳。

天雷夜劈山,暍死意犹在。

平原如可作,世事松声外。

形式: 古风

湖山馆中酬谢士宜(其一)

吾道不可东,老雁踏长云。

太息复太息,青海枯成尘。

喙短莫叫空,此物弗贷人。

顾影正念群,一唳生湖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