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斋杂述(其八)

沈阴积成雨,通夕风怒鸣。

蓦思水上村,飓发霪潦并。

居人念客子,畏寒何所营?

夙驾就馆餐,夜炉对书檠。

由来秉礼国,所恃安无倾。

小忠效载笔,何日观化成?

远愧吾叔子,宛然鲁两生。

先庐抱经卧,不闻风雨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寓斋中的生活情境与内心思绪。首句“沈阴积成雨,通夕风怒鸣”以风雨交加的自然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沉闷压抑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纷扰与不安。接着,“蓦思水上村,飓发霪潦并”,诗人思绪飘忽,联想到远方的水上村落,那里的飓风与连绵的雨水交织在一起,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牵挂和对动荡时局的忧虑。

“居人念客子,畏寒何所营?”诗人通过假设居人在寒冷中担忧外出的客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投射到他人身上,进一步深化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接下来,“夙驾就馆餐,夜炉对书檠”描绘了诗人自己在寓斋中的生活状态:早早就准备好了餐食,夜晚则围炉读书,表现了他勤奋好学、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

“由来秉礼国,所恃安无倾”一句,诗人借古代礼制国家的稳固,表达了对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担忧。接下来,“小忠效载笔,何日观化成?”诗人自谦为“小忠”,虽未能像古人那样著书立说,但仍然坚持记录历史,期待未来能见证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最后,“远愧吾叔子,宛然鲁两生。先庐抱经卧,不闻风雨声。”诗人以叔子(可能指孔子的弟子)和鲁两生(鲁国的两位学者)自比,表达了对古代学者深邃学问的敬仰,同时暗示自己虽然身处风雨之中,但内心却保持着宁静与坚定,仿佛先祖的书房中,即使风雨交加也听不到外界的喧嚣。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更蕴含着对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深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880)

陈宝琛(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潘莲巢焦山画轴为袁珏生翰林励准题

江南江北数名山,惟有焦先是昔颜。

画亦幸存留比勘,乾嘉风物在人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题冒鹤亭农部广生盘山游草

文采绳绳水绘园,江湖断句匹兰荪。

偶来飞控淩盘谷,便欲题诗满蓟门。

道丧风骚愁歇绝,官閒丘壑与温存。

定光塔际凭栏客,卅载重提旧梦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送张文襄公归榇

风吹尘沙如黑烟,城郭惨澹飞纸钱。

弥天心事一棺了,丹族此去无日还。

为臣独难古所慨,谢安裴度宁非贤?

移山逐日老不给,矧更百虑镵其天。

漫漫修夜大星失,觇者于国犹哀怜。

寸丹灰尽料未死,傥吁宗祖通灵乾。

太行蜿蜒送公处,卅载岂意重随肩?

对谈往往但微叹,此景追味滋涕涟。

九原何者算无负,踯躅四顾伤残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谒假过家人小雄山留题听水第二斋

山人捉入官,山水跃过屋。

崩岩破云下,压倒数行竹。

溪沙或改道,岸蹊欻成谷。

独有千仞崖,长悬三叠瀑。

坐我石床安,饮我茶灶熟。

感彼怀久要,愧兹恋微禄。

得归复舍去,既至不遑宿。

请留息壤盟,勿为山灵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