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二首(其二)

遁迹隐高峰,高峰又不容。

不如归锦里,依旧卖青松。

形式: 偈颂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口吻,表达了遁世与入世的哲学思考。首句“遁迹隐高峰”,描绘了一位僧人远离尘嚣,隐居于高山之上的生活状态,象征着对世俗的逃避和内心的宁静追求。然而,“高峰又不容”一句转折,暗示即使在看似远离尘世的高山上,也难以完全摆脱外界的束缚或内心的纠葛,流露出一种无奈和矛盾的情感。

接下来,“不如归锦里,依旧卖青松。”则给出了另一种选择,即回归繁华的都市(锦里,这里可能指繁华之地),继续过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通过“卖青松”这一行为,既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也可能是以一种更为世俗的方式,与社会保持联系,寻求心灵的平衡与满足。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于遁世与入世两种生活方式的思考与权衡,以及对自我存在意义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隐逸与世俗的生活态度,探讨了人在面对内心与外界冲突时的抉择,以及对自我价值和生活意义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

释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林叶纷纷落,乾坤报早秋。

分明西祖意,何用更驰求。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古人见此月,今人见此月。

此月镇常存,古今人还别。

若人心似月,碧潭光皎洁。

决定是心源,此说更无说。

形式: 偈颂

等闲放下,佛手掩不住。特地收来,大地绝纤埃。

向君道,莫疑猜,处处头头见善财。

锤下分明如得旨,无限劳生眼自开。

形式: 偈颂

偈三首(其一)

龙安山下,道路纵横。兜率宫中,楼阁重叠。

虽非天上,不是人间。到者心安,全忘诸念。

善行者不移双足,善入者不动双扉。

自能笑傲烟萝,谁管坐消岁月。

莫教推落岩前石,打破下方遮日云。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