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二首(其二)

听雨湖头,看花日下,两年多少闲情?

一卷离骚,有人和我吟声、而今往事难追省,泪如丝、不透重扃。

把深杯、酬向遗编,易传元经。

仙人闻说辽东鹤,问归来丁令,可识湘灵?

海阔山高,千年几许冤魂。

伤心欲奏招魂赋,怕夜台、猿狖还惊。

请看他、怨雨悲风,锁住愁城。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鉴赏

这首《高阳台二首(其二)》由清代词人张惠言所作,情感深沉,意境幽远。词中以听雨、看花、饮酒等日常生活场景为引子,抒发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慨。

“听雨湖头,看花日下”,开篇即描绘出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画面,听雨声在湖边回响,看花开在阳光下,这样的场景勾起了词人对往昔时光的回忆。“两年多少闲情”,点明了词人对过去两年间悠闲时光的怀念。

接着,“一卷离骚,有人和我吟声”一句,将个人的情感与古代诗人屈原的《离骚》相联系,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寻求共鸣的渴望。然而,“而今往事难追省,泪如丝、不透重扃”,时光流逝,往事已不可追忆,词人的泪水如同细丝般绵长,无法穿透重重心门,表达了深深的遗憾与哀伤。

“把深杯、酬向遗编,易传元经”,词人借酒浇愁,试图在古籍中寻找慰藉,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让他感到无力与无奈。“仙人闻说辽东鹤,问归来丁令,可识湘灵?”这一句运用了仙鹤、丁令威等神话传说中的角色,表达了词人对于超脱现实、寻觅心灵归宿的渴望,同时也暗含了对故人、故地的思念。

“海阔山高,千年几许冤魂”,词人感叹世事沧桑,时间漫长,无数冤魂在天地间徘徊,隐喻着历史的无情与个体命运的渺小。“伤心欲奏招魂赋,怕夜台、猿狖还惊”,词人想要通过创作来纪念逝去的灵魂,但又担心这样做会惊扰到那些安息于地下的亡灵,体现了对死亡的敬畏与对生命的珍惜。

最后,“请看他、怨雨悲风,锁住愁城”,词人希望人们能够看到自己心中的怨雨悲风,感受到那份被忧愁紧紧包围的沉重与压抑,以此引起共鸣,共同面对生活的苦涩与无奈。

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词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以及对生命、爱情、友情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46)

张惠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原名一鸣,一作皋闻。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少为词赋,深于易学,与惠栋、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又尝辑《词选》,为常州词派之开山,著有《茗柯文集》

  • 字:皋文
  • 号:茗柯
  • 籍贯:武进(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761~1802

相关古诗词

齐天乐.六月闻蛩

西风幸未来庭院,秋心便劳深诉。

石井苔深,铜铺草浅,别有凄凉情绪。流年暗数。

甚蛙嘿蝉瘖,任他风雨。

多谢殷勤,尊前特与说迟暮。

庾郎愁绝如此,便从今夜夜,相和悲语。

吟稳还惊,声孤易断,消受一秋凉露。江南梦苦。

记雕笼携来,昼堂斗去。快听雄鸣,为君拂衣舞。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庆春宫.秋馆

声歇骊歌,日斜乌堠,渐村火逗林隙。

门柳阴枯,园蝉嘶断,早安排与凄切。

绮疏雕槛,换今夜、蛩阶藓壁。

风灯摇梦,霜柝敲愁,燕楼天隔。

几年北去南来,黄菊丹枫,短亭孤驿。

同是天涯,住为佳耳,何事宾鸿催客。

计程明日,更门外、山横万叠。

伴教醉也,店月桥霜,怎生禁得。

形式: 词牌: 庆春宫

齐天乐.秋塞

龙堆雁碛黄云里,摇落一痕残照。

曲怨明妃,笳悲蔡女,同是漂零怀抱。

牛羊短草,认树秃平沙,路迷飞鸟。

故国东南,朔风吹去,梦难到。

无端磨盾草檄,傍零钲断角,鼓冷茸帽。

马革还尸,羊羹烂胃,身世商量谁好?

归期误了,算枉惹莼湖,鸥嗔鹭恼。

又换征衣、寄衣人暗老。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真珠帘.秋帘

楼台十二琼钩静,甚新凉、缕缕遮拦不尽。

漫卷看双星,怕笑人孤影。

悄悄深深炉篆袅,露暗满、玉阶金井。

回省,记月透玲珑,宫眉低印。

心共误触流萤,傍波纹浪绉,荡摇难定。

亸地一珠珠,料泪珠同进。

更是西风今夜紧,惯逗隙、偷吹云鬓。

天迥,帐纸阁寒生,听蛩孤凭。

形式: 词牌: 真珠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