髑髅颂

黄沙枯髑髅,本是桃李面。

如今不忍看,当时恨不见。

业风相鼓击,美目巧笑倩。

无脚又无眼,著便成一片。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翻译

黄沙覆盖的枯骨骷髅,原本应有桃花般的容颜。
如今见到,心中悲痛,当初未能相见是多么遗憾。
因果业力如风鼓动,昔日的美丽眼神和巧笑已不再。
没有脚踏实地,没有眼睛注视,一切化为尘土,只剩一片荒芜。

注释

黄沙:形容沙漠或贫瘠之地的沙尘。
枯髑髅:枯萎的骷髅,指死亡后的遗骸。
桃李面:比喻青春美丽的容颜,桃李代指年轻女子。
当时:指过去的时间。
恨不见:遗憾未能见到。
业风:佛教中指因果报应的力量,像风一样推动事物发展。
美目:美丽的眼睛。
巧笑:妩媚的笑容。
无脚又无眼:象征生命的消逝或无法挽回。
著:这里指存在或发生。
成一片:形容彻底消失,只剩下一片荒凉。

鉴赏

这首诗名为《髑髅颂》,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所作。诗人以骷髅为题材,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慨。

"黄沙枯髑髅,本是桃李面",开篇描绘出骷髅曾经的鲜活与美丽,暗示生命在时间面前的脆弱和易逝。"如今不忍看,当时恨不见",诗人表达出对骷髅的怜悯,以及对自己未能及时珍惜眼前美好的遗憾。

"业风相鼓击,美目巧笑倩",运用比喻,将业力比作风,骷髅的面貌变化如同被业风吹打,昔日的美丽笑容已不复存在,只剩下空洞的骷髅。"无脚又无眼,著便成一片",进一步强调骷髅的荒凉和寂寥,形象地揭示了生命的无常和死亡的平等。

整首诗以骷髅为载体,寓言人生,警示世人要珍惜当下,勿忘生命的宝贵。黄庭坚的笔触深沉而富有哲理,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麟趾赞

麟有趾而不踶,仁哉麟哉。有定而不抵,仁哉麟哉。

有角而不触,仁哉麟哉。

今之人,一朝之忿以触人,灭身辱亲。

呜呼,人中有兽,兽中有人。

形式: 古风

流水

一溪之水,可涉而航。人不我直,我犹力行。

一溪之水,不杠而涉。濡首中流,汝嗟何及。

汤汤流水,可以休兮。嗟行之人,则濯足兮。

形式: 四言诗

秋日即事(其十二)

满天星月一庭烟,坐掩衡门思悄然。

漫想明珠成薏苡,却嫌黄菊似金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秋日即事(其十三)

疏雨鸣檐月在云,马蹄初歇夜将分。

雁行却向城头过,何处砧声隐隐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