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诸葛武侯庙

炎精欲堕仍馀煜,敢冀瞻乌止谁屋。

不闻诗纪黍离初,蕞尔东周已无禄。

春秋予夺严鈇衮,只字何曾假臣仆。

威灵不君四海沸,龙种翩然跃潜服。

天犹祚汉卓难诬,神鼎窥觎罪当族。

二荀周陆号英俊,却与孙曹作心腹。

君亲大义竟茫然,纵有微长乌足录。

惟公志在安刘氏,玄德那知不文叔。

配天继统旋旧都,不属公躬更谁属。

假遭僣伪虽百顾,坚卧惟应老空谷。

勋名事业等游氛,万古谁明此衷曲。

紫阳特笔二三策,昭烈高光胥瞑目。

古庙峥嵘八桂阴,花间拜谒香满襟。

笔诛陈寿恨不早,误彼温公帝魏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张吉的《谒诸葛武侯庙》诗,通过对诸葛亮的崇敬和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表达了对这位蜀汉丞相忠诚与智谋的赞美。首句“炎精欲堕仍馀煜”描绘了诸葛亮虽身世动荡但仍光芒四射的形象,暗示其才华横溢。接下来的诗句批评了后世君主的昏庸,如“春秋予夺严鈇衮,只字何曾假臣仆”,暗指诸葛亮未得到应有的尊崇。

诗中提到“天犹祚汉卓难诬”赞扬了诸葛亮辅佐刘备复兴汉室的决心,“神鼎窥觎罪当族”则批评了那些试图篡位的野心者。诗人还提及“二荀周陆号英俊,却与孙曹作心腹”,对比诸葛亮的忠诚,批评了其他英杰的选择。

“君亲大义竟茫然,纵有微长乌足录”表达了对诸葛亮未能得到公正评价的感慨,而“惟公志在安刘氏”则再次强调了他的忠贞。最后,诗人感叹诸葛亮的功业如过眼云烟,只有“紫阳特笔二三策”流传后世,表达了对诸葛亮智慧和人格的深深敬仰。

在拜谒武侯庙时,诗人感慨“笔诛陈寿恨不早”,认为如果能早些为诸葛亮正名,或许能避免后人误解。整首诗情感深沉,对诸葛亮的评价既客观又充满敬意,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399)

张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古城。成化十七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贵州布政使。精研诸经及宋儒著作。尝曰“不读五经,遇事便觉窒碍”。有《陆学订疑》、《古城集》

  • 字:克修
  • 号:翼斋
  • 籍贯:江西馀干
  • 生卒年:1451—1518

相关古诗词

游七星岩

斗光融融石光烂,万古乾坤同一贯。

我舟西舣禅寺阴,艮峰垂辉远相伴。

含景苍精久捐弃,惭愧红尘此躯干。

使君招我趁幽寻,翠壁夤缘出霄汉。

云深对面辄相失,一往一来嗟浪漫。

黄冠雾里跪焚香,白叟峰阴执躬爨。

十洲三岛知何在,侈袂误同仙侣看。

酒酣身世欲都忘,岂有傥来萦计算。

独祝东风作恶迟及花,更卜延清玩陵县。

形式: 古风

谒颜鲁公祠

纤柔数撚春衣薄,惨澹风埃纷作恶。

孤城道是古平原,感慨兴怀涕横落。

禄山逆节初萌动,呀然锐气吞河朔。

赖公兄弟举义旗,始畏诸豪谋掎角。

两京逮没胡雏手,识者固知非贼有。

谓应北顾雄武城,恐有如公议其后。

兵非牵制敌不亡,沛公灭楚资彭郎。

公功岂在李郭下,成败休论孰短长。

输金委璧驯虎狼,莫知何状乃麟凰。

兼陈辞旨悼耄荒,阴霾蔽日魂惨伤,呜呼殷鉴那可忘。

形式: 古风

经严子陵钓台

炎光翳翳中微日,白水潜龙已形质。

直须暗结知名人,豪杰如公固其一。

驱驰戎马数年间,寇邓耿贾皆风翰。

冥鸿杳杳知何处,刘氏宁忘宜再安。

惟应风节饶孤峻,耻事计谋并战阵。

中兴神器已有归,物色匪勤终不进。

旧知万乘莫相疑,富贵勋名我不知。

威凤岂是笼中物,万里烟江一钓丝。

形式: 古风

示长山学谕南汉

择术须精守须正,一入他蹊即迷阱。

于陵廉士古推先,赖我邹翁药其病。

旧途狂客湖湘儿,力称仲子如君为。

行路茫茫眯双目,一施一嫫争妍媸。

胸中绳墨宜深炳,曲直千行俱整整。

摩娑斗酒老盱江,醉杀少年犹不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