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野云断墙老树图为石敦夫题

朱公示我断墙老树图,石公索我断墙老树诗。

之二人者我所思,之二物者我所知。

一在极乐寺,一在太清观。

鸡林宰相购真形,龙门太史作合传。

此墙此树诚无双,突兀一堆空一腔。

后墙彼树遍天下,不断不老不诗画。

独不知筑墙为某年,种树是何意。

亦不知先筑墙,后种树,何在南城太清观,何在西门极乐寺。

墙如残碑树如枯柴,墙断若坐,树老而卧。

客之来兮秋凉,揽风景兮断肠。

㡠丹青兮韵宫商,合则双美兮离则两伤。

蓬莱清浅须弥小,呜呼墙断树亦老。

是墙是树有绝期,非墙非树无尽道。

无有墙树无有诸烦恼,胡为画之题之不肯休。

一墙一树名一愁,宿泥剥剥鬼所谋,孤根盘盘匠所仇。

屐齿不到风马牛,烟花点缀虫雕锼。

咄嗟乎嘻吁,铁围山,拦不住。红桑花,种何处。

神仙换劫佛灭度,如是因缘不知数。

一为极乐寺中墙,一为太清观里树。

此际无情似有情,此时有句如无句。

若云面壁来,何不乘槎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舒位为朱野云的《断墙老树图》所作的题诗。诗人通过对画中之墙和树的描绘,表达了对物我关系的独特感悟。他将墙比作残碑,树比作枯柴,形象地展现了岁月的痕迹和生命的衰亡。诗人感慨于墙与树的孤独,以及它们与周围环境的对比,如“墙断若坐,树老而卧”,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诗中提到的“鸡林宰相”和“龙门太史”是对画作价值的认可,暗示其艺术价值被广泛认同。诗人还借由“蓬莱清浅须弥小”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宇宙的渺小,认为墙与树都有其终结之时,而无墙无树则象征着无尽的可能性。

最后,诗人以“一墙一树名一愁”收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墙树为载体,寓言式地探讨了生命、艺术和时间的主题,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32)

舒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破被篇

读书万卷读不破,走入破被堆中卧。

鸡既鸣矣凡几声,虱其间者凡几个。

或曰屣可弃,我不忘其敝。

或曰衮可补,我非五杂组。

不相离别转相亲,我用我法横自陈。

芙蓉城里蒙头入,鹦鹉洲边伸脚出。

一年又一年,春秋冬夏无不然。

万里复万里,东西南北而已矣。

蜀锦重重无片段,吴锦团团逸其半。

参来罗汉五百尊,幻生观音十一面。

弹断铜琵琶,披出铁袈裟。

石破天惊逗秋雨,中有残梦恒河沙。

君不闻湖州唐六歌有口,又不见扬州朱八画有手。

唐犹及见未破时,朱独相怜已破后。

今兹襆被春明门,车如鸡栖马如狗。

黄竹箱中什袭藏,青苔榻上周旋久。

被兮被兮可奈何,世间破被有许多。

安得尽遣朱八作画唐六歌,我乃化为蝴蝶夜夜飞来魔。

形式: 古风

华亭方正学祠

西山天下大师墓,东海读书种子祠。

一代君臣生死际,百年南北废兴时。

口中木石衔精卫,身后文章替左司。

此亦因缘香火地,吴淞江水绿差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沪上与香岩远峰话旧感怀李味庄先生(其一)

重抱焦桐近水弹,落帆声里暮潮乾。

虎贲北海诗应发,马策西州酒乍阑。

渐觉猪肝知我少,更愁牛耳替人难。

三年怀袖加餐字,手自封题不忍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沪上与香岩远峰话旧感怀李味庄先生(其二)

回首龙门谒半春,书生骨相宰官身。

岘山魂魄俄千载,沧海文章感一尘。

此老不妨居户限,是谁大醉吐车茵。

未知腹痛缘何事,我亦孤寒八百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