酩酊且饮酒

料峭社日寒,酩酊且饮酒。

中原困干戈,黠虏未授首。

邻邦复蚁聚,伤杀官吏走。

使者部民兵,经月但敛手。

豺狼群小心,伺隙欲嘷吼。

吁嗟一身多,况复家数口。

信如古人言,天地在杯斗。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翻译

春寒料峭中过社日,只能借酒浇愁。
中原饱受战乱之苦,狡猾的敌人还未被击败。
邻国又像蚂蚁般聚集,官员们惊慌逃窜。
使者指挥民兵,却长时间无所作为。
凶残的敌人虎视眈眈,等待时机发出威胁。
唉,我一人已够艰难,更何况还有家人。
古人确实说过,世间纷扰尽在杯酒之间。

注释

料峭:形容微寒。
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酩酊:大醉的样子。
且:姑且。
干戈:兵器,代指战争。
黠虏:狡猾的敌人。
蚁聚:像蚂蚁一样聚集。
敛手:束手无策。
豺狼:比喻恶人。
嘷吼:咆哮。
一身多:自身困难重重。
数口:家人。
信如:果然如同。
天地在杯斗:人生的悲欢离合尽在杯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的社会景象。诗人以“料峭社日寒”开篇,渲染出节日氛围中的寒冷与不安。接着,“酩酊且饮酒”表达了在艰难时局下,人们借酒浇愁,试图暂时忘却忧虑的心理。然而,诗人并未沉浸于酒精,而是清醒地意识到“中原困干戈”,战事频仍,敌虏尚未被制服。

“邻邦复蚁聚”进一步揭示了周边国家趁机蠢蠢欲动的情势,官吏们因战乱而四处逃窜。“使者部民兵,经月但敛手”反映了官员无力组织抵抗,只能消极应对的无奈。诗人对豺狼般的敌人充满警惕,担心他们伺机作乱,家庭和个人都处于极度危险之中。

最后,诗人感慨万分:“吁嗟一身多,况复家数口。”他深感个人和家庭的苦难,认为只有通过饮酒来寻求一丝安慰,这与古人“天地在杯斗”的说法相呼应,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悲观期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展现了战乱年代普通百姓的生活苦楚。

收录诗词(678)

郑刚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字:亨仲
  •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 生卒年:1088年—1154年

相关古诗词

鼓子花

鼓子花堪爱,疏葩淡碧时。

未陪葵向日,且伴菊当篱。

土厚根条达,凉多世俗希。

可怜红槿类,无益自衰迟。

形式: 五言律诗

蔷薇

一架蔷薇四面垂,花工不苦费胭脂。

淡红点染轻随粉,浥遍幽香清露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潘叔愚诗有归家更读万卷书之语义荣司谏为其未切于道也则作诗以警之而其序乃有终日谈禅之语郑子闻而笑之且书既不必读则禅亦何必谈乎复作一诗呈司谏公用前韵也

弟见兄贤文学饱,意欲书卷穷探讨。

兄知纸上道不真,为弟谈禅说枯槁。

弟兄游戏作三昧,妙语生风洗烦恼。

头钻故纸大是痴,口祗谈禅痴不少。

冥冥道妙不容声,口语文书俱未了。

虽然公岂不解此,慧力绝人先洞晓。

暂借北山葛藤话,诱引群生入深渺。

云堂斋散归时想,自把万缘俱一扫。

形式: 古风

题灵峰见山阁

兵火相寻音问绝,登高寓目空伤神。

金华山且望不见,况乃欲见山下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