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寺梅花

金溪有梅花矗矗,平生爱之看不足。

故人爱我如爱梅,来共寒窗伴幽独。

纷纷俗子何足云,眼看桃李醉红裙。

酒狂耳热仰天笑,不特恶我仍憎君。

但令梅花绕僧屋,梅里扶疏万竿竹。

相逢岁晚两依依,故人冰清我如玉。

形式: 古风

翻译

金溪边有傲然绽放的梅花,我一生都爱它看不够。
老朋友像爱梅花一样爱我,来共度寒冷的窗户,陪伴孤独的时光。
那些庸俗之人哪里值得一提,看着桃花李花被红裙女子迷醉。
喝得兴起,笑声洒满天空,不只是讨厌我,也厌恶你。
只要梅花围绕着僧舍,还有疏疏落落的万竿翠竹。
年末相遇,彼此情深意浓,朋友如冰般清冷,我却如玉般温润。

注释

矗矗:形容梅花高耸的样子。
寒窗:寒冷的窗户,指读书或工作的地方。
俗子:指世俗之人,没有品味的人。
桃李:比喻美女或才女。
酒狂:饮酒后的狂态。
僧屋:僧人的住所,通常指寺庙。
扶疏:树木枝叶茂盛分散的样子。

鉴赏

这首宋诗《金溪寺梅花》是赵汝愚所作,描绘了诗人对金溪寺梅花的独特情感。首句“金溪有梅花矗矗”,以矗矗形容梅花繁多而挺立,展现出梅花盛开的壮观景象。诗人深爱梅花,认为“平生爱之看不足”,表达了他对梅花的痴迷和欣赏。

“故人爱我如爱梅”,将朋友的深情比作对梅花的喜爱,暗示了友情的深厚。接下来,“眼看桃李醉红裙”一句,通过对比桃花与红裙的世俗繁华,反衬出梅花的高洁与诗人与友人的超然心境。

“酒狂耳热仰天笑”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梅花下畅饮欢笑的情景,然而“不特恶我仍憎君”则揭示了他们面对世俗的眼光,坚守自我,不受他人影响的态度。诗人希望梅花能常伴僧屋,竹影婆娑,增添了清幽的氛围。

最后两句“相逢岁晚两依依,故人冰清我如玉”,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纯洁友谊,即使在岁末寒冬,他们的感情依然如冰清玉洁般坚定。整首诗借梅花寓言,赞美了友情的高洁和对世俗的淡泊。

收录诗词(11)

赵汝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汉恭宪王元佐七世孙。卒于宋宁宗庆元二年。宋建炎(1117—1130),迁居崇德县洲钱(今桐乡市洲泉镇)。父应善,字彦远,性孝悌,工诗翰,官至江南西路兵马都监。早有大志。擢进士第一,签书宁国事节度判官。召试职馆,除秘书省正字。历迁集英殿修撰,帅福建。绍熙二年,公元一一九一年召为吏部尚书。迁知枢密院事,辞不拜。孝宗卒,适光宗疾,不能执丧。汝愚遣韩侂胄以内禅意请于宪圣太后,奉嘉王即皇帝位,即丧次命朱熹待制经筵,悉收召士君子之在外者进右丞相

  • 字:子直
  • 籍贯:饶州余干
  • 生卒年:1140--1196

相关古诗词

神秀楼落成

鲁侯作南门,春秋书不时。

嗟予春暮来,复遣秋暮归。

岩岩龙固山,迢迢括苍溪。

孤城煨烬馀,栋宇烟尘飞。

悠悠客行路,一夕固藩篱。

城中十万家,奠枕将何期。

宾僚贾马俦,邑下循良师。

经营有馀地,所就踰前规。

西风散黄菊,天宇澄清晖。

浩歌留飞仙,击鼓惊冯夷。

分题杂险怪,醉墨翻淋漓。

别来册府英,往往梦见之。

恍然今夕游,似梦疑复非。

夜深灯火阑,露下星斗移。

父老呼童儿,挽裳或褰衣。

来饮史君酒,听歌史君词。

有泪不忍弹,恐遂行人悲。

形式: 古风

送学士汪大猷归鄞

尚书天官贵,持经侍帷幄。

青冥欲无际,白首非故约。

连樯动南浦,父老望岩壑。

下车入里门,执手问欢乐。

十年几风雨,寒鸡叫屋角。

勤劳毕吾分,帝赉出宠渥。

殊适奉香火,禁直连六阁。

遂令宣室思,从今问晦朔。

形式: 古风

柳梢青.西湖

水月光中,烟霞影里,涌出楼台。

空外笙箫,云间笑语,人在蓬莱。天香暗逐风回。

正十里、荷花盛开。买个扁舟,山南游遍,山北归来。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句(其一)

早晚扁舟会东下,莫占衡岳问归程。

形式: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