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制夜观星示百僚诗

阳精去南陆,大曜始西流。

夕风凄谢暑,夜气应新秋。

重门月已映,严城漏渐修。

临风出累榭,度月蔽层楼。

灵河隔神女,仙辔动星牛。

玉衡指栋落,瑶光对幌留。

徒知仰阊阖,乘槎未有由。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夜晚观星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从日落至夜深的自然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首句“阳精去南陆,大曜始西流”点明了时间的更替,太阳逐渐远离南方的地平线,而明亮的星辰开始在西方显现。接着,“夕风凄谢暑,夜气应新秋”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暗示着季节的转换,暑气渐消,秋意初显。

“重门月已映,严城漏渐修”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庄严,月亮的光辉透过重重门户,照亮了城池,时间的流逝在滴答的钟声中缓缓展开。诗人进一步通过“临风出累榭,度月蔽层楼”表现了自己在夜风中漫步,穿过层层楼阁,仿佛与月光融为一体,体验着夜晚的宁静与神秘。

“灵河隔神女,仙辔动星牛”则运用神话元素,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灵河之畔,神女独立,仙牛的缰绳在星空中轻轻摇曳,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最后,“玉衡指栋落,瑶光对幌留”描绘了星辰与建筑的和谐共存,玉衡星指引着屋檐,瑶光则与窗帷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既现实又梦幻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向往与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其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收录诗词(1)

萧琮(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后梁国主。萧岿子。其姊为炀帝皇后。岿卒,嗣位为后梁国主,年号广运。隋文帝开皇中,废梁国,征入朝,拜柱国,封莒国公。琮宽宏大度,博学有文艺,兼善弓马。炀帝即位,以皇后故,甚见亲重,改封梁公。琮虽羁旅,见北朝豪贵,无所降下,且有童谣曰:“萧萧亦复起。”帝乃忌之,遂废于家

  • 字:温文
  • 籍贯:隋南兰陵

相关古诗词

奉和御制月夜观星示百僚诗

六龙初匿影,顾兔始驰光。

戎井传宵漏,山庭引夕凉。

宸居多胜托,闲步出琳堂。

烂烂星芒动,耿耿清河长。

青道移天驷,北极转文昌。

乔枝犹隐毕,绝岭半侵张。

仰观留玉裕,睿作动金相。

无庸徒抱寂,何以继连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七夕诗二首(其一)

天河横欲晓,凤驾俨应飞。

落月移妆镜,浮云动别衣。

欢逐今宵尽,愁随还路归。

犹将宿昔泪,更上去年机。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七夕诗二首(其二)

终年恒弄杼,今夕始停梭。

却镜看斜月,移车渡浅河。

长裙动星佩,轻帐掩云罗。

旧愁虽暂止,新愁还复多。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暮秋望月示学士各释愁应教

碣石寒光远,□□秋色高。

长沙正下叶,曲岸已飞涛。

君王怅晚节,延伫竭神皋。

复属西园夜,轻辇暂游遨。

游遨未云赏,苍茫孤月上。

枝间影合离,波上光来往。

此夕未央宫,应照仙人掌。

掌高明转净,夜深留睿想。

处处敞高扃,流照满珠庭。

重轮入雅曲,合璧应祥经。

灿烂浮珠网,参差间玉星。

山幽有芳桂,林静发新蓂。

蓂开布帝城,分枝共月明。

斜晖渐西落,弥□轸归情。

骖驾且来游,圣藻命舒愁。

询刍以蠲病,参妙本难酬。

良史称天闳,因时命应刘。

楚王追绿兕,齐后出青丘。

驰原落云翼,截水曳吞舟。

无劳子虚咤,即事可忘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