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伶巷

有酒宜成颂,知君耻独醒。

回车经巷口,荷锸信丘冥。

死岂人埋得,言犹妇可听。

闭关当日饮,想象只忘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有酒就应该高歌赞美,知道你却独自保持清醒。
驾车经过小巷口,扛着铁锹走向坟墓深沉。
死亡怎能被世俗埋葬,言语仍有妇人能理解。
闭门独酌之时,想象中已忘却形骸。

注释

有酒:指美酒。
宜:适宜。
成颂:高歌赞美。
知:了解。
君:你。
耻:以...为耻。
独醒:独自保持清醒。
回车:驾车返回。
经:路过。
巷口:小巷口。
荷锸:扛着铁锹。
信:相信,此处指前往。
丘冥:坟墓。
死:死亡。
岂:怎能。
人埋得:被世俗埋葬。
言:言语。
犹:仍然。
妇可听:妇人能理解。
闭关:闭门独处。
日:每日。
饮:饮酒。
想象:想象中。
只:只管。
忘形:忘却形骸。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炜所作的《刘伶巷》,通过对刘伶这位古代名士的典故进行引用和改编,表达了对饮酒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首句“有酒宜成颂”暗示了在饮酒时可以借以抒发豪情或赞颂人生,暗含着对刘伶放浪形骸、纵情饮酒的认同。次句“知君耻独醒”则点出刘伶虽醉,却能洞察世事,不随众人盲目沉醉,显示出他的清醒与特立独行。

第三句“回车经巷口,荷锸信丘冥”描绘了刘伶即使在归途中,也能放下世俗的束缚,扛着铁锹(锸)仿佛走向死亡之地(丘冥),这象征着他超脱生死的态度。第四句“死岂人埋得,言犹妇可听”进一步强调刘伶对于生死的看法,认为人的生死并非他人所能左右,言语中透露出他对自由意志的坚持。

最后两句“闭关当日饮,想象只忘形”描述了刘伶在特定的日子里选择自我封闭,尽情饮酒,完全沉浸在忘我的境界中,体现了他追求心灵解脱的生活态度。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刘伶的形象,寓言式地探讨了饮酒、生死和个体自由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真我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

陈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垂虹亭

西望洞庭突兀,东连仙里人家。

笑指阑干三百,醉来就此乘槎。

形式: 六言诗 押[麻]韵

涵清阁

追忆唯庵真可人,诗成咳唾笔如神。

使登是阁一快扫,当有银钩铁画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登巾山

司马胸中著云梦,杜陵眼底盖乾坤。

吾衰不复论兹事,饱看孤帆落远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韩木(其一)

层江波静鳄如扫,一亩寒阴禽自呼。

莫把甘棠比韩木,令人洒涕共长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