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故里无家久寓吴下去年于马医巷西头买得潘氏废地一区筑室三十馀楹其旁隙地筑为小园垒石凿池杂莳花木以其形曲名曰曲园乙亥四月落成率成五言五章聊以纪事(其一)

吾家鸟巾山,旧有先人屋。

四龄即迁徙,至今遂难复。

东华挂朝籍,中州忝使竹。

自此称宾氓,十有八寒燠。

天地本蘧庐,何者我邦族。

吴中五柳园,昔曾寄游瞩。

乱后废为墟,止馀水一掬。

幸兹马医巷,有地吉可卜。

爰自去年秋,辛勤事版筑。

居然告成功,止阅弦望六。

但取粗可居,焉敢穷土木。

吾学公子荆,一苟万事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俞樾所作,描绘了他回归故乡并在马医巷购置废地重建家园的经历。诗中表达了对故居旧屋的怀念,以及在战乱后家园荒废的感慨。诗人选择在马医巷重新定居,辛勤劳作,仅求房屋能基本居住,不追求过度奢华,体现了他的节俭和知足。他还提到自己效仿古代贤人公子荆,认为满足基本生活即可,表达了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诗中还提及了他在吴中的五柳园,那是他过去的游历之地,如今只剩下一掬废墟,对比新建的曲园,更显沧桑变迁。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情感与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425)

俞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字:荫甫
  • 籍贯:浙江德清
  • 生卒年:1821-1907

相关古诗词

馀故里无家久寓吴下去年于马医巷西头买得潘氏废地一区筑室三十馀楹其旁隙地筑为小园垒石凿池杂莳花木以其形曲名曰曲园乙亥四月落成率成五言五章聊以纪事(其二)

其前辟为门,门小才通车。

合肥李文华,署曰著书庐。

其中为听事,颇觉宽有馀。

是曰乐知堂,老彭为我书。

乐天而知命,斯义聊自娱。

由此入内室,居处全家俱。

上以奉老母,下以容妻孥。

宾朋别有馆,仆媪各有居。

幽隐为屏匽,明敞为庖厨。

规模罔不具,曰陋则有诸。

形式: 古风

馀故里无家久寓吴下去年于马医巷西头买得潘氏废地一区筑室三十馀楹其旁隙地筑为小园垒石凿池杂莳花木以其形曲名曰曲园乙亥四月落成率成五言五章聊以纪事(其三)

自听事而西,有春在堂焉。

文正所题榜,墨彩今犹鲜。

四方君子至,皆于此周旋。

此内有隙地,不能成方圆。

自南而北来,有若磬折然。

书生例好事,所乐惟林泉。

爱因地一曲,而筑屋数椽。

卷石与勺水,聊复供流连。

名之曰曲园,为钧不为弦。

吾闻之老子,所谓曲则全。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馀故里无家久寓吴下去年于马医巷西头买得潘氏废地一区筑室三十馀楹其旁隙地筑为小园垒石凿池杂莳花木以其形曲名曰曲园乙亥四月落成率成五言五章聊以纪事(其四)

曲园虽褊小,亦颇具曲折。

达斋认春轩,南北相隔绝。

花木隐翳之,山石复嵲屼。

循山登其巅,小坐可玩月。

其下一小池,游鳞出复没。

右有曲水亭,红栏映清冽。

左有回峰阁,阶下石凹凸。

遵此石径行,又束出自穴。

依依柳阴中,编竹补其阙。

筑屋名艮宦,广不逾十笏。

勿云此园小,足以养吾拙。

别详曲园记,吾兹不具说。

形式: 古风

馀故里无家久寓吴下去年于马医巷西头买得潘氏废地一区筑室三十馀楹其旁隙地筑为小园垒石凿池杂莳花木以其形曲名曰曲园乙亥四月落成率成五言五章聊以纪事(其五)

昌黎三十年,辛苦成屋庐。

作诗誇儿曹,意溢词之馀。

东坡读而叹,谓不渊明如。

嗟馀本无似,碌碌章句儒。

年华逝水迅,往事抟沙虚。

乾坤逆旅中,偶此留须臾。

若复相炫耀,大可相揶揄。

有记更有诗,姑以存区区。

窃示高平君,不用书示符。

形式: 古风